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浙江磐安:发现牛肝菌新物种

    发布时间:2025-11-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栗褐叉褶牛肝菌(浦锦宝/摄)
     
    近日,国际真菌学期刊《MycoKeys》发表了一项重要科研成果: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浦锦宝团队在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牛肝菌科新物种——栗褐叉褶牛肝菌。这是该保护区首次记录到牛肝菌科新物种,也是我国在该类群研究中的又一重要发现。
     
    栗褐叉褶牛肝菌具有鲜明的物种特征,包括小型的担子果,表面干燥且覆盖绒毛,整体为栗褐色;菌盖肉质呈白色,受伤后会出现变蓝反应。目前,该物种的食用安全性尚未明确,科研团队特别提醒,严禁市民采摘食用,以免引发健康风险。研究团队表示,大型真菌对生长环境的温湿度、土壤酸碱度、空气质量及重金属含量极为敏感,被称为“森林健康的生物指示剂”,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此次新物种的发现,直接印证了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良的生态环境。

    栗褐叉褶牛肝菌(浦锦宝/摄)
     
    据了解,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58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5%,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浙中绿肺”的美誉,不仅是钱塘江、瓯江、灵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更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随着海拔变化,保护区内森林植被层次分明,为牛肝菌等依赖树木共生的大型真菌提供了理想生境。截至目前,区内已发现大型真菌68科154属310种,其中包含23种中国特有种,且多数真菌在夏季雨后集中出现。
     
    这并非大盘山保护区首次发现新物种。此前,保护区曾发现真菌类新物种浙江银耳。此次栗褐叉褶牛肝菌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牛肝菌科物种资源库,也为研究该类群的演化、分布及生态功能提供了重要样本,进一步凸显了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科研领域的重要价值。(来源:金彩云客户端)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