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星河生物受“价值回归”影响股价虽跌但业绩良好
发布时间:2012-01-1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政策的风向似乎要拿新股“开刀”了。近段时间,管理层在多次公开场合上强调新股发行制度是时候要进行改革,事实上,困扰市场很久的“三高”现象,也让新股饱受投资者的非议。
新股发行到底有多“热”?“热”在高发行价、高市盈率。《投资快报》记者对IPO重启以来新股的发行情况进行统计,大多数高价、高市盈率发行的新股普遍跌幅都让人瞠目结舌。奇怪的是,机构也是毫不“吝啬”地对新股给予了高定价,这无疑也成为“三高”之火不熄灭的缘由。
高发行市盈率,主要生产金针菇、真姬菇和白玉菇等鲜品食用菌的星河生物是高发行市盈率其中之一。根据该股上市之初的资料,星河生物的发行市盈率高达138.46倍,紧随新研股份之后,位居发行市盈率的次席。另外,星河生物彼时计划募集1.32亿元,实际募集了6.12亿元。
星河生物是于2010年12月份上市,对于这家创业板个股,机构投资者也是给予了很高的期待。特别是机构的预测,都对星河生物给出了高询价。其中,国泰君安对星河生物的估值最高,定价上限高达53.44元,齐鲁证券也不甘示弱,定价上限也去到47.32元,申银万国的定价上限也超过40元。不过,到了最后,星河生物的发行价最终确定为36元而已。
也是因为前期积聚了过多的泡沫,让星河生物潜藏了不少的风险。如果按照前复权的价格计算,星河生物曾经一度创出36.36元的最高价。然而,就在近期大盘走势低迷之时,该股在二级市场上好像吃了泻药一样,上周盘中更是创出11.29元的历史新低。上市一年的时间,星河生物的股价就从天堂掉到地域,跌幅最高高达69%。
股价掉下来,很多投资者第一时间会从基本面上、消息面上找原因。不过,根据记者对星河生物的调查,从上市以来的业绩表现来看,其实星河生物可以说已经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去年前三季度实现了3702万元的净利润,同比增加64%。不难看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高价发行的缘故,才导致星河生物的“价值回归”。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