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3-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这里是福建漳州市南靖县的南坑村。这个人就是黄文广,2005年,他从台湾来到南坑村,在这个小村子里种植杏鲍菇,而且三年的时间就让自己的杏鲍菇厂成为了整个漳州市的龙头企业。南坑村村民即便没见过黄文广本人也听说过他的名。
记者:做得怎么样?
村民:很好!
记者:你怎么知道他做得好?
村民:我常常过去。
记者:你们周围的人都知道他那做得好吗?
村民:知道知道。
记者:全部都知道?那您知道那个老板是哪的吗?
村民:台湾的,黄文广。
记者:他在你们当地怎么样?
村民:很有名气。
记者:那个杏鲍菇厂做得怎么样啊?
村民:可以可以。生意非常好。我那个女女婿在那边上班,他说很好,生意很好。
村民:做得不错,特别那个杏鲍菇销售得很厉害。
2008年开始,黄文广就当地被人称为聪明的台商,然而高兴了没多久,他就遇到了一件尴尬的事。
2008年9月的一天,黄文广像往常一样光顾了这家位于南坑镇的理发店,发型师说了这样一句话。
理发师:剪头发的时候经常聊他那个杏鲍菇生意,我经常赞叹他说生意做得很好,后来有一个台商也来这边投资那个咖啡园,我跟黄总有时候聊起来说哪个傻瓜来这边投资那个。
黄文广听完这话,什么也没说却笑个不停,这笑容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这个傻台商和黄文广的财富计划又有什么关系呢?
翻开相册,我们看到的这张照片是黄文广在2004年照的。没来大陆以前,黄文广在台湾从事房地产行业,已经是一位事业成功的商人了。可就在2005年,当儿子考上了美国的医学博士,黄文广的生活悄悄发生了改变。
黄文广:我太太坚持要陪着孩子去美国念大学,所以剩下我一个人在家也是很孤独,所以那个时候一想心里就酸酸的,所以那个时候也是有一种赌气啊,哎呀,干脆我就把事业停住不做了。
之后黄文广开始游山玩水,几次大陆之行,让敏锐的黄文广觉得处处都有商机,于是2005年,他联系到了在大陆做生意的朋友,决定来大陆找点事做。
2005年8月,黄文广来到了福建漳州市的南靖县南坑镇南坑村,虽然一踏上这里的土地,黄文广就被当地山清水秀的景色所吸引,可是孤身一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还是不免有些孤独。黄文广还从台湾带来了几株咖啡苗种在门前以解思乡之苦。可谁都没有想到也正是这思乡之物日后将成为他财富的起点。
2005年南靖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正旺,黄文广一来到这里就有朋友劝他投资建厂种平菇,有现成的技术和市场比较容易赚到钱。可是黄文广自己考察之后却说要做当地没有的杏鲍菇。
黄文广:杏鲍菇它主要的特点,它可以长途运输,杏鲍菇采收起来放在冻库里面,可以长达两个月,只要你农产品能长途运输,面就会很广。价格来谈,当初的一公斤的杏鲍菇可以卖到20元钱,是新的农产品物依稀物以稀为贵啦。那个时候,蘑菇木耳太多人种植,没有什么商机可言,那个差不多是过黄昏的产业了。
周围的朋友很担心黄文广,因为种植杏鲍菇的投资大,技术难。就连从事食用菌多年的行家都不愿去尝试种植。所以有人觉得黄文广一个外行一来就要种植技术还不成熟的杏鲍菇有点冒险。
朋友:他选中杏鲍菇,选中又不懂。
记者:一个纯外行是吗?
朋友:原来在台湾他是做建筑的吗,你说做建筑的跟做杏鲍菇的有啥关系?根本扯不到边。
可黄文广却很自信。因为他觉得农业很简单。
2005年8月,黄文广投资200万元在南坑村租下了50亩地建厂房种植杏鲍菇,因为资金充裕,他厂里所有的种植设备都是当时最好的。可是一个月后的一天,黄文广接到工人电话说杏鲍菇厂出事了,急忙赶回厂里一看,眼前的场景让黄文广哭笑不得。
黄文广:最后杏鲍菇菌包长出草来了,花草,花都长出来了。
此后的几个月里,黄文广厂里种植的杏鲍菇接二连三的出问题,会计更是经常来找黄文广说厂里资金紧张,没办法黄文广只好回台湾拿钱。拿了三次钱后,他再也坐不住了。
黄文广:做了差不多几个月后,才觉得事态严重了,这个不是开玩笑。
记者:事态严重到什么程度啊当时?
黄文广:因为我们每一天生产出来的东西,全部都没有收成,只有花费,全部都没有收入。所以长期下来已经赔了才有几个月赔了将近一百万进去。
黄文广开始到处请教技术人员,最后得知杏鲍菇问题频出的关键所在。
给菌包灭菌是种植食用菌的一个关键的环节。黄文广种植杏鲍菇时使用的灭菌设备是当地种植平菇沿用下来的低温炉,一般平菇菌包灭菌需要4个小时,杏鲍菇菌包灭菌时间要长得多。没办法黄文广就一点点延长灭菌时间,慢慢试验,最后到了36个小时才算灭菌成功。
黄文广:我发现这样能成功我很高兴,但是高兴之后越来越困扰了,每天烧锅炉的人都要一天将近两天的时间,待在那一边,人一定体力有限啊,所以说到半夜睡着了,这个煤炭没有供应上,灭菌炉就会冷却下来,又要重新再来。
杏鲍菇菌包虽然灭菌成功,可是费时太长。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黄文广选错了项目。
黄文广:人家给你说不好,你真做不来,是不是人家会给你说,给你讲你就不听,对不对?
记者:因为当时劝你不做的人太多了是吗?
黄文广:很多人。包括我家人都不看好,所以你不会,你就不要去做,赔了好几千万的钱。你赔掉,钱是小,但是你要知道,人家嫌弃你啊!你听起来不舒服。对不对,所以你才会有压力,但是压力在人生中压力也不是不好,压力可以去产生动力,我绝对要成功。
那段时间黄文广愁得一夜一夜睡不着,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头发更是掉了一缕又一缕。
这张照片是黄文广2004年来福建之前在台湾拍摄的。
黄文广:你看我头发还那么多,你看,很多,是不是?
记者:这是哪年的?
黄文广:这个差不多我来之前照的。
记者:来之前?
黄文广:你看我在家容光焕发,来做这个杏鲍菇真得花费了太多太多。
记者:帅气。
头发愁掉了不少,黄文广该如何度过难关呢?画面上的这个长七米高两米的椭圆形设备就是黄文广历时13个月,自己设计的高温灭菌炉。它的四周都由厚的钢板,钢钉固定而成。这个高压炉也正是成就黄文广杏鲍菇生意的制胜法宝。
记者:这个钢板挺重的是不是?
记者:对,里面有点变形了,再过几天要修。
记者:好重啊感觉,看你们好费劲。现在整个这周围全是这样的钢板吗?
工人:对啊,就是用钢板的,两层的。
记者:全部都是钢板,然后给它全部密封起来是吧?
工人:对啊,密封。好像那个高压锅一样,要密封,那个气跑出来它就没有用了。
记者:你们以前是这种的吗?
工人:以前没有。
记者:以前是什么样的啊?
工人:以前是强压的,钢板薄薄的。没有压力。现在要有压力啊。
记者:以前那个薄薄的钢板要是杀菌需要多长时间?
工人:那个36个小时。
记者:36个小时?
工人:对啊。现在是改用5个小时。
记者:多少?
工人:5个小时,你看看时间差多少。
农业局局长:这个是杏鲍菇生产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技术,这个技术他自己成功以后呢,我们其他的厂也跟他学习,带动了其他厂的发展。所以这个杏鲍菇现在他是产量非常稳定,还有一个质量非常好,他现在生产的菇每天都供不应求。
到2008年,黄文广靠卖杏鲍菇挣来的钱在南靖县又投资新建了三个厂。三个厂的杏鲍菇加起来每天能有35吨的产量,产品更是远销新疆等地。
记者:师傅你这是从哪来的货车啊?
司机:从乌鲁木齐过来的。
记者:乌鲁木齐那么远啊,这次拉多少过去啊?
司机:拉一千多件。
记者:从福建到乌鲁木齐有多少路程啊?
司机:不到五千公里,四千多公里。
记者:那需要跑几天?
司机:一般路上不堵车的话要四天。
记者:四天?那四天这个杏鲍菇的品质会受影响吗?
司机:不会受影响,因为这个杏鲍菇是耐运输的嘛。
2008年以后,黄文广因为杏鲍菇生意做得好,被当地人称为聪明的台商。也就是在这一年,当地有了一种说法,一个台商很聪明在山下种蘑菇他叫黄文广,还有一个台商很傻,在山上种咖啡。这个傻台商和黄文广的财富计划有什么关系吗?要解开这个答案还得从一件尴尬的事情说起。
2009年8月的一天,黄文广像往常一样光顾了镇上的这家理发店,在聊天的过程中,他听到发型师这样对他说。
黄文广:他说,哇,你好聪明,你聪明来这边种菇,赚这么多钱,像现在山上有一个在种咖啡的,他是傻瓜,咖啡我们这边又没人要。
听了这话,黄文广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笑个不停。
黄文广:其实山上山下都是我的,所以我感觉真的很好笑。
未免尴尬,当时黄文广并没有说出真相,这件事情直到后来发型师才知道,山上的傻台商和山下的聪明台商都是黄文广一个人。
记者:你当时不知道投资咖啡和杏鲍菇都是一个人吗?
发型师:不知道,不知道,知道就……
记者:知道就不这样说了,是吗?
发型师:是。
记者:你知道了这原来是一个老板当时什么反应啊?
发型师:就有点尴尬,不好意思。
那么黄文广做着好好的杏鲍菇生意,为什么又会去种植咖啡呢?这个大家公认的聪明台商怎么会做出让大家觉得很傻的举动呢?这和他的财富计划有什么关系吗?
原来,2008年七月,福建土楼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时间来到福建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数量增加,而黄文广所在的南坑镇,正是去往土楼景点的必经之路。但细心的黄文广发现停下脚步消费的游客并没有多少,他觉察到了商机,并夸下海口。
黄文广:两年之内,我要把这边路过的游客停留在我们南坑镇一时半刻。
为了能实现自己的预言,黄文广开始筹划新的财富计划,他每天都在思考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把游客留下来。
2008年十月的一天,结束工作的黄文广回到了杏鲍菇厂,停车的时候突然看见了自己种在办公室楼下,从台湾带来的两棵咖啡树上硕果累累,这一下让他有了灵感。他兴奋的与朋友分享自己的财富计划。
黄文广:我说我来种咖啡。
记者:当时你说我来种咖啡,他听到这话,什么反应?
黄文广:他反应他就摇头,我们这边咖啡没人能接受,你投资下去可能会没有什么可以得到利用。
会计:他说要拿出一百多万来种咖啡,我说呃,比如说我自己本人来说,十万我都不愿拿出来。
记者:为什么啊?你觉得不看好吗?
会计:那时候我们这边从来没有咖啡厅都没有,比较农村,咖啡厅啦,还有那个咖啡从来没有看过人家种咖啡是这样子!
朋友:我们连见都没见过,这个能不能长还是个问题,能不能生?能不能适应,气候能不能适应?我就害怕,我就跟他说黄总,这个可能不能种。他说,没事没事,小弟没事。
原来,黄文广想要在南坑建设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咖啡园。给过路的游客提供一个歇脚娱乐的场所。因为看见办公室楼下的咖啡树长势很好,证明南坑这个地方是可以种植咖啡的,只要他大规模种植,自己的财富计划就一定能实现。
黄文广将租地一事交给工作人员处理,自己回台湾买咖啡苗,可当他带着5000棵咖啡苗从台湾回来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一回到南坑镇黄文广得知村民都不愿意租地给他。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次去采访跟村民聊天的过程中,记者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了他们当初真实的想法。
记者:村民是不是当时租地都挺不愿意的啊?
村民:以前也是挺不愿意的。
记者:为啥不愿意?
村民:为啥不愿意,一个是种咖啡能不能成功。
记者:不相信,要种别的你们就愿意了对吧?
村民:对啊!不能成功他跑掉了。都没有效益了。
南坑村的村民长期以来主要经济作物是香蕉,如果黄文广要租地种咖啡。必定会砍掉以前种植的农作物。村民担心面临失业,这也是另一个村民不愿意租地给黄文广的原因。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村民把山上种咖啡的台商称为傻子,并逐渐传了开来。黄文广该怎样说服村民把地租给他呢?
黄文广:做了一个展示厅让当地农民了解咖啡在世界上的消耗量咖啡的有点跟香蕉的比例。所以这个咖啡,我跟他讲你香蕉种出来,你今天没有卖,明天就要丢掉。咖啡不是。咖啡种出来采收晒干。量多我们可以存放起来,卖少许我们存留下来我们等到价格高了以后再来卖,量少价格高了再来卖。
这是黄文广建设的咖啡展示厅,里面介绍了咖啡的分布,产量,市场等信息。村民可以免费参观。而且黄文广还经常会在里面自己煮咖啡给参观的人喝,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咖啡。
另外黄文广还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租农民的地,再请农民在自家地里种咖啡打工挣钱。
村民张仁才以前也不愿意租地给黄文广,可是现在黄文广想出了这个办法,让他很放心把地租出去,而且能在自家地里干活,他也不用外出打工了。
记者:就这块是你的地哈。
村民:这块,这行不是,这一二三。
记者:一二三?这全是你的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的咖啡啊?
村民:种咖啡是08年嘛。
记者:当时是谁让你们来种咖啡的?
村民:这是租给台湾的台商嘛。
记者:你家租了多少地啊?上面大概有多少面积?
村民:上面两亩多,下面还有。
记者:下面和上面都有你的地?
村民:一共三亩多。
记者:三亩多地?现在你就帮着他种咖啡?
村民:对。可以打工嘛,地租给他,我们就在这打工。
记者:就等于自己的地自己种。
村民:对。
记者:不担心了是吗?
村民:不担心了。
村长:土地租给他,我们这边的人又可以在本门口打工,一个月有的人赚两千多元钱,有的赚一千多元钱。
用这样的方法,黄文广在南坑村发展了四百多户农村跟着自己种植咖啡,到2011年他的咖啡园发展到了500亩。随着黄文广举办的咖啡节,咖啡摄影展等一系列活动的宣传,以前这个留不住人的小村庄也热闹了起来。
游客:必经之路,就是去南靖土楼那个路上,所以他当时告诉我们这种交通位置以后,也刚好他就说去土楼的必经之路,这样我们就能把这些地方连成一片,还有这个就是咖啡因为在大陆种植的地方非常少,所以对这个东西也觉得很感兴趣,来看看真的咖啡种植在我们田园里面是一种什么样子。我们团里面有一个刚好他从香港过来的,他为什么过来呢,他特意就是听到我们这次要来咖啡园里,他是很喜欢喝咖啡的,所以他昨天从香港直接飞到福建泉州跟我们一起过来。
现在,黄文广的咖啡园游客络绎不绝,2011年,更是获得福建省首批悠闲农业示范点,咖啡和杏鲍菇两项每年能给黄文广带来千万财富。就在我们去采访的那几天他深加工的咖啡产品也刚刚获得QS认证,2012年将全面进入市场。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