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每公斤月涨3万虫草贵过黄金

    发布时间:2012-07-0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虫草价格越攀越高  记者 张永波 摄

      眼下,正是冬虫夏草新上市时节。记者昨日了解到,从目前上市的情况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冬虫夏草不仅上涨三成,并且涨势还在继续攀升。

      新草一月上涨3万元

      “今年新的冬虫夏草刚刚到货,特级虫草这么点儿,今年的产量少,高品质的更是不好找。”昨日,在中药材市场90号摊位的黄女士指着柜台上的一小盘虫草说,往年这个时节,进货一趟回来,柜台里、仓库里、柜子里都满满地装着新货,然而,今年进货量却少进了一半。

      除了头痛货源,今年格外反常的涨势,亦让商家感到无从下手。

      “一般来说,每年新草上市的时候,市场上还有一些存货,在这种情形下,虫草整体市场行情会出现下浮,有经验的商家也会在此时加紧进货。”刚从西藏进货回来的69号摊位商家李先生告诉记者,之前在西藏时就觉得价格太贵,没有“下叉”太多,于是打算再观望段时间。“没想到的是,几乎每天都有上涨。”

      据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川草2000条规格,价格在21万/公斤;2600条规格,16万/公斤;3500条规格,约14万/公斤。藏草2000条规格,23万/公斤;2600条规格,17万/公斤;3500条规格,16万/公斤。整体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三成多。

      其中6月涨势最凶猛。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重庆市场的冬虫夏草,各个规格平均每公斤上涨了3~4万元。

      在零售终端,经过包装之后的冬虫夏草更是“富贵逼人”。记者在储奇门西部药城看到,一款32克的新上市虫草,标价27500元,算下来,每克约860元,远超目前的黄金市价。

      供需失衡游资炒作

      记者对比了2007年的价格,发现短短5年时间,冬虫夏草的价格已陡然翻了两番究竟是什么原因把冬虫夏草推向奢侈品席位?

      中国中药协会信息中心副主任蒋尔国分析,推动冬虫夏草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今年产地大幅减产是主因。”他告诉记者,从目前监测的情况看,气候异常导致了产量剧减,保守估计,今年四川、西藏、青海等主要产区,总体产量至少会下降三成多。其次,冬虫夏草作为高档礼品的需求效应在不断放大。

      “价格上涨是大势所趋,不过若没有外来资金炒作,涨幅也不至于这么快。”昨日,成都荷花池顺尧虫草行负责人苏波告诉记者,去年年底的时候,曾有一队广东老板组团到成都抄底,投掷数亿元资金囤货。“市场盘子本来就不大,一旦大规模资金流入,愿意高价收购商家手中的存货,市场行情自然也水涨船高。”

      那么,冬虫夏草何时能“退烧”?

      “这很难说,毕竟虫草是资源性产品,产量一年比一年少,但需求量确在稳步上升。”蒋尔国说。

      中投顾问分析师郭凡礼分析称,随着近年来社会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提高,导致中药材的需求量上升,加上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中药材减产,中药材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被推高。

      看好这个新的投资途径,很多资本从房地产、股票市场撤出,流入中药材行业。有数据说将近3000亿元的游资从楼市撤离之后,近一半进入了中草药行业,这部分资金无疑于对“高烧”的中药材再添一把火。


      纵深

      炒虫草 重庆并不适宜

      不过,重庆还鲜有炒作虫草的炒家。

      重庆医药商会会长、陪都药业董事长唐良平分析,青睐炒作虫草的地区,一般具备以下四个特征:靠近产地,是区域集散地。据介绍,每年成都的交易量可达数亿元,重庆只有1亿元左右。以目前的虫草价格,购买一吨“大条货”就得花费上亿元资金,需要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因此,重庆主要是桐君阁等四家大型医药公司和大型医药连锁企业为主,社会闲散资金还非常少见。

      “重庆很少有人参与虫草的价格炒作。”重庆长龙集团董事长刘群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虫草价格太高,;另外一方面则是虫草的保质期有限,在重庆潮湿的气候下,即使保管得好,也不超过两年。

      大家都看不透行情,一旦价格掉下来,就亏大了。”唐良平坦言,重庆人消费虫草的数量远不能和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相比,如果囤货太多,在虫草保质期有限的情况下,反而可能“烫”着自己。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