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日前,在浙江云和县金农珍稀菇专业合作社的试验田里,一棵棵身穿白裙、头戴紫帽、脚着黛靴如下凡仙女的云和长裙竹荪破土而出,这标志着“消失”20多年的云和长裙竹荪恢复人工栽培。
长裙竹荪,又称“雪裙仙子”、“真菌皇后”,是竹荪、猴头、香菇、银耳“四珍”之首,长裙竹荪原系野生植物,因为对生长条件要求相当苛刻,成长不易,得之更难,历来被认为是珍奇稀罕之物。上世纪80年代,云和经过反复试验,在全国率先成功驯化了竹荪,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竹荪的人工培植技术难度大、亩产量较低,这项技术一直没能得到推广,并逐渐被人们遗忘。
“云和长裙竹荪得过国家科技金奖,一定要想办法让它活过来。”20年过去了,云和金农珍稀菇专业合作社技术员阙祖健等人一直没“放下”让云和长裙竹荪复活的心愿。
2008年,阙祖健找到了当年参与培植云和长裙竹荪的老科技工作者陈可义,并和陈可义一起回到最早发现野生长裙竹荪的杉后湾寻找竹荪菌蛋。“快20年过去了,想再找到长裙竹荪的菌蛋,无异于海底捞针啊。”陈可义和阙祖健在山上一连呆了三天,把杉后湾仔仔细细找了遍,终于找到了一棵珍贵的长裙竹荪菌蛋。
“这棵菌蛋可是宝贝啊。”凭借着唯一一棵的长裙竹荪菌蛋,阙祖健在陈可义等人的指导下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观察试验。两年时间里,他们重新翻阅了20年前记录云和长裙竹荪栽培种植的记录资料,经过上百次实验,完成了菌丝分离、提纯复壮等工作。
“复活”云和长裙竹荪的过程中,试验田也成了大家的第二个家,他们每天“窝”在试验田记录温度、湿度、土壤酸性对竹荪生长速度等一系列的变化,掌握了长裙竹荪的自然习性和生长规律,最终成功利用原菌制成母种,生产菌种。
与二十年前不同的是,此次“复活”的云和长裙竹荪不是生长在竹林,而是在普通的稻田里。栽培竹荪的菌棒,也由竹原料变成了普通菌棒废料。
“竹荪不用长在竹山上,用废料栽培竹荪,可以使长裙竹荪的栽培模式能像栽培香菇一样得到普及。”阙祖健说,下一步,他们将通过试验,努力缩短云和长裙竹荪的生长周期,在全县推广种植。
云和长裙竹荪复活的消息刚传出,便引来了多方关注,云和长裙竹荪的价格也一路走高。“目前,加工好的云和长裙竹荪每公斤售价在1000元以上。”金农珍稀菇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刘明高兴地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