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技术革新强有力地推动南方黑木耳产业进步
发布时间:2013-12-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记者 奚俊霞)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政府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龙泉市安仁镇建起了大小菌种场150多家,年生产销售段木黑木耳菌种2000万包,销往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湖南等20多个省市,成为国内最大的黑木耳菌种生产基地。
但是,菌种行业也同许多行业一样有波动,生产出来的黑木耳菌种曾经一度滞销,一些菌种场急了,把卖不了的菌种搬至大田试着出耳,以期弥补经济损失。1998年春夏之交长江流域爆发特大洪水,国家加大了森林保护力度及生态防护林建设,加大退耕还林等力度,段木砍伐被严格控制,段木栽培黑木耳数量急转直下,当时安仁的黑木耳菌种场不知何去何从。
在形势的逼迫下,农民只得转形换代,做起黑木耳代料试栽,几经演变,形成了今天的长袋小孔出耳“精耕细作”的栽培模式,由此拉开了南方仿生态黑木耳栽培的序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黑木耳种植户种植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从过去的几千棒一万棒,发展到如今的10万棒,全市乃至整个南方黑木耳产业得以迅猛发展,并带动了国内其他省市,强有力地推动了南方黑木耳的发展。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