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目前,市场销售的各种液体菌种发酵罐造价高,一般售价3~5万元/台套。一次性投资还是过大,国外相关设备昂贵。 一般100L的发酵罐,可生产60L液体菌种,大约成本195元,一旦污染损失不小。液体菌种不能较长期保藏,优质菌种简易鉴别技术不过关,仍存在空气过滤效果差、罐体操作技术难以掌握等弊端。10月23日上午,在全国第十届菌需物资博览会食用菌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报告会环节上,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成金教授就《白灵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讲解》作了推介发言。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成金教授
郭成金教授介绍到,现在世界食品流行“鲜、活” 。2013年,在中国大陆人均蔬菜年消费量约240kg〔每天折合约658g〕,而食用蕈菌〔2828万吨〕年人均占有量21.75kg,消费量只有1.4kg〔每天折合约4g〕,仅为一百七十分之一。
目前,在中国大陆蕈菌市场流通愈来愈处于区域割据态势,出口相对较少,精加工相对较少,深加工更少。
郭成金提到在白灵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要注意三条主要关键技术:
一、最大限度地提高发菌的成品率、优质率,减少残次品和杂菌污染率,严格把住制种关和发菌的内在外在环境质量关
发菌必备四个条件:暗培养;环境相对干燥、整洁;最适温度和协调最适温度;常通风换气。把握菌体发育的四个时期:
(1)菌丝萌动和定植期:接液体菌种后的24~48h控制环境温度在26~28℃之间。接种后的第12~24h菌种开始萌发,48h菌丝开始吃料定植。空气相对湿度65%~75%,不得通风,尽量不搬动菌瓶,闭光培养。
(2)菌丝生长旺盛期:随时间的推移,细胞呼吸量逐渐加大,产生的热量也逐渐增多。第3d以后应保持室温19~21℃(料温22~25℃),空气相对湿度65%~75%,每天温和通风2~3次,阴雨天或湿度大(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的条件不得通风。夏季夜间和早晨通风,冬天上午10点以后通风,下午2~3点通风。闭光培养,环境干燥、整洁。时常检查记录菌丝长势,查料温,翻垛,发现杂菌要及时剔除。大约25~26d菌丝体满袋。
(3)菌丝体复壮期:控制料温18~20℃,培养7d左右。
(4)菌丝体后熟期:所谓后熟期,在此是指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预备期。大约需要45~50d的后熟,并及时排除袋内积水(菌丝老化细胞自溶出现的黄水)。白天控制室温在20~25℃之间,夜间控制室温在15~18℃之间,控制光照在500~800lx,空气相对湿度65%~75%,适当减少通气。
二、最大限度地保证育菇菌瓶培养基的水肥充足在稳产、高产的基础上多出正品精品、极品珍品供品
把握种菇的13个字:即种、水、肥、气、热、光、pH,以及风、虫、蝇、鼠、烟、杂等诸多因素综合治理,其中最关键技术在于可控的室内整体空间微环境水、气、热、光4均匀,是一对立统一体,恒温育菇。
三、最大限度地延长商品的货架时间,使消费者满意
必须停水12h、冷采摘、冷修剪,(能一切刀的决不切一刀半,减少机械损伤,减少呼吸产热。)冷包装、冷保藏、冷运输。采用气调保鲜技术。
郭成金还就固体与液体菌种生产及应用做了比较分析。他认为,固体菌种生产周期较长,成本高,营养消耗多,菌龄不一致;接种易洒落造成浪费;发菌、出菇不齐,不便管理,一级品率低。
深层发酵培养生产液体菌种,一般仅需3d~6d。它可以作生产性母种、原种、栽培种、也可接种熟料袋直接出菇。液体菌种具有八大优点,即生产速度快,周期短;菌丝发育同步、菌龄较一致;菌种生长迟缓期短、萌发快、定植早;菌丝片段多、萌发点多、封料面早、可立体生长;菌丝体健壮、抗杂菌性强、易于鉴别、成品率高;出菇早、出菇齐、便于管理、转潮快、一级品率高;接种便捷、利于机械化、自动化操作;更利于规模化、工厂化栽培。
实践证明使用液体菌种能获得高产优质菇,而且较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据悉,由中国菌物学会、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天津市农科院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十届菌需物资博览会于10月21日至23日在天津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