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尚玉玲)五莲县于里镇小冯家坡村借助全县违法建设治理和养殖污染治理集中行动的东风,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引导养殖户利用原有养殖棚转产种植食用菌,成立食用菌合作社抱团增收,堵疏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停养不减收,转产解民忧”的养殖污染治理新路子,既实现了养殖污染治理的目标,又为群众解除了停养后收入减少的后顾之忧。
该村党支部书记孙家聪养殖生猪,价格好时年收入近30万元,突然被要求停养治理,他也同样心疼,但治理工作是一件有利于群众的事,是美丽文明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他说到做到,迅速对300余头生猪进行了售卖处置,毅然停养。
针对治理、转产的实际,孙家聪思考了很多,既要做到“停养不减收”,还要稳妥推进。他计划以这次治理转产为契机,在村里成立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年龄大、身体不好的养殖户可以申请以养殖棚入股作为“股金”后期分红,养殖棚由合作社统一管理,自己还可以在合作社里打工赚取“薪金”。对种植蘑菇效益有顾虑的养殖户,孙家聪则和他们商议先少量试种,不要满棚种植,待学习掌握一定的种植管理技术后再逐步扩大规模,降低种植风险;而孙家聪自己则决定满棚种植,给群众树立转产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统一购买制作原材料,积极寻求销路,发挥我们村在北京的能人以及70多名在青岛贩菜的能人效应,聘请专业种植人员,解决技术等问题,实现‘种、管、销’一条龙服务,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在小冯家坡村大力发展蘑菇种植。同时,发挥食用菌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周边村庄的群众种植食用菌,带动周边群众打工就业,实现抱团增收,力争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谈到未来发展,孙家聪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