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怀宁县龙王嘴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正忙着采摘黑木耳,据合作社负责人余世林介绍,这是去年栽培的秋耳,自去年10月份开始出耳,至今每月可采收2-3次,大约能出到今年的5月份。
“种植黑木耳技术条件不高,注意温度、湿度、酸碱度和光线、营养就行。温度适宜,水质又好,很适合种植食用菌,而且大部分群众都能种植,妇女、老人也能干。”据合作社负责人余世林介绍,创业选择种植黑木耳,也是考虑到家乡的环境适宜。据悉,该合作社目前种植面积130亩,厂房建设都是利用附近山上的毛竹搭建而成,其中发菌的原料也是利用当地的棉籽壳、麦秸等资源。该合作社为当地100多位贫困户、赋闲家中的老人,妇女等提供就业机会,每人每年可增收5000余元。
当地销售主要靠浙江的经销商上门收购,今年的干品价格在20多元每斤。该合作社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带领当地21户贫困户一同发展黑木耳产业,这次采摘的秋耳有40多万袋,主要是生产的916品种,生产一个菌棒加上后期的管理成本大约需要3块钱,但由于去年雨水较少每袋约可出1.2-1.3两的干品,相较于去年减产8钱左右,所以今年基本没有盈利空间,但是余世林并不气馁,正在多方寻求提高产值的方式方法,也开始自己包装产品出售,今年下半年还准备增加生产香菇。
采访中合作社负责人余世林告诉记者在去年他曾获得安庆市科技带头人称号,所以更要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对未来他是满怀希望的,合作社未来的发展一定能够一步步成功,做强做大当地的食用菌产业,也为当地的贫困户敞开一扇增收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