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13年几位巴勒斯坦人因不愿购买以色列产品,他们募集了数十万美元在耶利哥市建立了自己的食用菌农场。这是在拉马拉、纳布卢斯、杰里科和伯利恒市场首次可以提供当地生产的双孢菇。
与邻国以色列的大多数菇房一样,巴基斯坦Amoro菇场也需要从荷兰进口装满菌孢的菇盆。不同的是,Amoro的菇盆则却要在以色列阿什杜德港口无故被扣留82天,每天还要支付大约240美元仓储费,这使得Amoro农场在 2016年年中被迫关闭运营。庆幸的是,目前Amoro菇场在通过众筹获得1.7万美元后再次崛起。
Amoro菇场正在加入中东及非洲越来越多的组织,这些组织以经济授权及经济抵抗的形式正培育食用菌。从2015年10月起,非盈利机构Ghiras Al-Nahda也一直在种植平菇来养活受困的叙利亚人。在加纳,由欧盟资助的PROMUSH项目预计到2020年将雇用多达5,500名Adentan市的居民来进行大规模的菌菇作业。而在津巴布韦,一位叫Chido Govera的女人在7岁时便成为孤儿,为了谋生开始学种平菇,现如今已成为行业专家,并为全国乃至加纳、蒙古等地区培训食用菌种植新型农民。
对菇农而言,食用菌市场正日益壮大。《2021年中东和非洲食用菌市场展望》报告中指出,根据市场数据预测,估计到2021年该地区食用菌市场将由2016年的30.5亿美元增长到46.6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像Ghiras Al-Nahda这样的非营利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