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理塘县下木拉乡香菇产业基地,上马岩村村民扎巴正忙着采香菇,装箱后的新鲜香菇将运往成都市金堂县的机关食堂。用他的话说,做梦都没想到我们穷山沟里的香菇成了“香饽饽”。
贫困户扎巴深有感受,作为偏远山村,土薄地瘦耕地少,养活村民都难。深山沟里,除了茂密的森林,啥都没有。“再也不能让村民守着穷山沟过苦日子”,乡党委书记洛绒向秋说。下木拉乡属于高原、高海拔地区,早晚温差大,气候适宜香菇生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青杠树等原材料。
下木拉乡党委、政府看准这一条件和优势,依托国际国内香菇市场前景广阔的实际,积极搭建平台,将具有领办乡村产业项目实力和能力、有意愿履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社会责任人遴选建档,建立创业致富带头人信息库,实施基层党建与致富带头人互促互转,着力将具有发展产业意愿的上马岩村支部书记降措培育为致富带头人,扶持和引导降措发展香菇产业。
2017年6月,以上马岩村为中心,将贫困户的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用好用活脱贫村产业扶贫资金,采取“致富带头人+村产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初步建立起了3亩的香菇产业基地。
市场化模式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与县农牧局、科研院所密切合作,积极邀请农技人员进行5次香菇种植培训,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新技术,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并引进香菇种植专业人员4名。多次的香菇技术培训,农技人员进行了理论培训和实地参观,让种 植户熟练掌握香菇实用技能。“通过前期的发展,我已基本掌握了香菇种植的技术”,降措说到。
“我们主要是看好高原香菇发展的未来,这里非常适合香菇生长,而且当地种植群众也非常热情,需要种植技术支持,所以我们留下了,把拥有的技术知识传授下来”,聘请来的技术人员黄杰说到。扎巴在香菇基地每年打工10个月,每月有360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有3.6万元收入,现在他家脱贫也指日可待。像扎巴一样,常年打工的贫困户有7人,收入在3.54万元左右。除了临时用工,现在基地常年打工的农牧民达到17人。“现在香菇需求量非常大,基地的香菇一般5-6天出一批,一批出产400余公斤,年出产香菇2.5万公斤。 现在市场已慢慢打开,如果规模再大一点,我有信心带领全村农牧民脱贫致富。”当过乡村医生、跑过松茸销售的致富带头人降措饶有兴致地介绍通过香菇带领全村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想法。
上木拉乡借力成都市新都区、金堂县结对帮扶的合作平台,借助帮扶地的节庆活动,并与“田岭涧”金堂优质农品品牌、新都区理塘农牧产品体验店形成销售合作关系,打造下木拉专柜销售香菇产品。与金堂县机关、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将今年出产的约1000公斤新鲜香菇直接销售到金堂县机关、学校食堂。在香菇出产期,每月销售鲜香菇2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约2万余元,形成香菇进食堂长效机制。与通江县瑞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协议,年销售干香菇2万公斤。通过前期试验种植和推广,香菇种植规模达3万袋,年产值有50余万元。
今年,借助五粮液集团对口帮扶上马岩村的契机,加强对接沟通,深化帮扶内容,积极寻求支持带动,初步达成了“帮扶单位+村产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的脱贫发展新模式,计划组建五粮液上马岩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建设总规模为30万袋的香菇生产基地,迅速形成产业规模。
“目前我们的香菇基地还属于发展初期,通过‘找产业、建基地、普技术、扩规模、拓市场’,逐步成为下木拉乡农牧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出产的香菇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下一步,我乡将在种植规模、种植品质上下功夫,破解香菇销售瓶颈,建成高原香菇特色乡,彻底改变全乡产业发展面貌”,刚察看了香菇产业基地的乡党委书记洛绒向秋信心满满地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