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拥有香菇和黑木耳两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房县县委、县政府坚持“管好资源扩规模,片区开发抓重点,优化菌种打基础,加工转化增效益,用活品牌闯市场,政策支持做保障”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小小香菇木耳正变身“软黄金”,书写着山区农村的致富传奇。
近日,记者行走在房县窑淮镇东沟村,村里的田间地头,村民的房前屋后,时不时能见到一架架错落有致、整齐码放的花栎树木头,每段长约1到1.2米的黒木头上,小小的花菇正在悄然孕育和萌发。
在东沟村一组,63岁的老菇农汪永林笑眯眯地告诉记者,眼前的3000多根黑木头都点上了菌种,等到一入冬,香菇就会齐刷刷地疯长,到时候,一沓沓的钞票自然就装进了自家的口袋。
目前,房县已经发展段木香菇5万架,段木黑木耳10万架,总产值达1.3亿元左右。房县蔬菜办干部杨玉林告诉记者,房县本地山间的栎树是房陵花菇的最佳母体,也是品质保证。因为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县林业部门针对段木香菇制定了严格的采伐指标。
此外,在土城镇通省村,一垄垄田地里整齐栽种白色的菌棒,喷灌设施里吐出的水雾滋养着菌种,放眼望去,白色的袋料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黑木耳,村民们都说,这是土疙瘩里长出的黑黄金。通省村的变化得益于县里推行的合作社+农户、“集中制袋、分户管理、产品回收、统一销售”的发展模式。
据悉,天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落户通省村后,将木耳的制袋、点菌、发菌等技术和设备要求高、投入风险大的生产环节承担下来,村民直接进入生产管理,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有66家农户参与其中,合作社带动他们发展了50万袋黑木耳。县政府打开扶持脱贫产业,为确保给老百姓在短期内增加收入,所以政府支持该县建了一个大菌棒厂。该菌棒厂日产木耳3到6万棒,基本上可以带动500户左右老百姓,每户增加收入2万块钱左右。
在合作社的统一指导下,通省村的黑木耳培植技术正不断优化,形成本地独有的特色。合引进的有东北的技术,南方浙江、安徽的技术,然后我们就地消化,形成了我们本地自己的技术特色。
2018年,房县已发展起袋料食用菌4000万袋,建成400万袋以上的食用菌重点乡镇5个,20万袋以上的食用菌专业村50个。今后将借助房县花菇木耳的品牌优势,房县食用菌产业经营主体不断扩大,已拥有食用菌加工企业7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8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现在,房县黑木耳、香菇的品牌价值分别达到5.01亿元和4.43亿元,市场上因此也出现了“鱼龙混杂”、“李鬼横行”的现象。对此,房县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通过加印防伪标签等措施,确保品牌不受侵害。预计到2020年,房县年产食用菌6.4万吨,实现产值32亿元,菌农人均增收8000元, 将房县黑木耳、房县小花菇打造成为中国驰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