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食用菌种植大棚,可以看到菌棒铺满大棚,香菇挂在菌棒上,等待采摘。这里产出的香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市场上倍受欢迎。
菌棒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香菇的工厂化栽培,吸引了30多户菇农入驻,主动申请做第一批示范户,这里出产的香菇单位面积产量比家里农村散养的提高三倍以上。

产量的提高直接带动菇农收入的增长,但由于受各菇农的原料配方不一致、菌种质量参次不齐、养菌环境不同等因素制约,难以实施标准化生产,导致产量质量不稳定。
为了让菇农种植香菇无忧,切实彰显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武义县实施食用菌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建立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由政府投资建大棚,出租给农民种植,以“公司+农户”形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销售,为菇农稳定增收提供保障。同时,武义县还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增收脱贫。
据负责人介绍,今年,武义县已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35个智能温控大棚和一条日产2万香菇菌棒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
有了好政策扶持,武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预计到今年年底,培训菇农1000多人次,带动200多农民就业,其中,低收入农户100多人,人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将持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逐步将产业扶贫转向产业振兴,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在武义县与浙江省农科院食用菌团队共建的食用菌产业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现有基础上,政府将加大配套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同时,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药用菌(武义)试验站建成新品种培育基地、新技术研发平台、新人才培养中心,为武义县乃至全省的食用菌产业转型发展、提升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与此同时,香菇工厂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也将提上进程,预计引进入生产主体100家左右,联结带动农民500名以上,探索建立香菇工厂化生产与农民有机衔接的“双百共富”模式,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做好“造血”和“扶志”文章,大力激发低收入人员内生动力,持续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员勤劳致富,确保同步迈向高水平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