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永平县:小小食用菌 撑开“致富伞”
发布时间:2021-01-1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大雪节气过后,天气愈发寒冷,但是,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锦鑫香菇合作社的香菇种植基地里,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基地里有的农户正在制作营养袋、有的在桑树地里整理准备播种的沟墒、有的在大棚里为将要出菇的羊肚菌加湿。
从前,村民都是去厦门打工,挣的钱不多,自从村里办起食用菌基地,一天能挣80多元,而且还能有时间照顾家里。村里有许多曾经外出务工的村民都选择返乡,在家门口种菇或给基地打工赚钱。
正在培育的食用菌
这几天,基地正在播的羊肚菌种是云南省农科院9月份的原种,做成的生产种能种70亩羊肚菌,去年,首次在桑树下试种了10亩羊肚菌,亩产量达175公斤,创收26万元,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加大桑树下的种植面积,预计亩产将达200公斤,产值达210万元,生产菌棒50万棒,产值达400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已经解决了育种和市场销售两个关键环节,只要能解决菌棒所需的原料问题,食用菌产业可使老百姓实现稳定增收。
120个食用菌大棚次第排开
基地上,食用菌产业渐成规模,120个食用菌大棚次第排开,孕育着村民稳定增收的希望。村民在基地做工每月又可收入近3000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不仅得益于公司和合作社的开拓创新,更得益于食用菌的利益链接模式。
食用菌产业发展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运营,覆盖贫困户30户,年用工达5000人次,帮助农户稳定获得土地流转、劳动务工等收益,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成为最大受益者,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并持续增收。
在合作社务工的农户
永平县龙街镇锦鑫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5月,位于永平县龙街镇上村小组。自脱贫攻坚以来,随着永平县各级各部门的不断帮助引导,专业合作社的带贫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共发展社员113户,其中,建档立卡户30户,通过种菇或到食用菌基地务工实现脱贫。
为不断规范和加强合作社运行,合作社于2016年7月1日成立锦鑫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共有党员16名,已逐步形成“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合作社以每亩每年1200元的租金向70户农户流转土地203亩作为食用菌生产基地,目前,拥有年生产100万棒食用菌的能力(由于受菌棒原料的制约只能生产50万棒)。基地逐步形成种桑养蚕桑下栽菌、种菌养蚯蚓养鱼养鸡等绿色立体循环产业的雏形,同时,实现了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赢”的良好局面。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