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科研,我相信唯有热爱所在,才能目标所指,道路所至,”无党派人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类室主任杨祝良专注真菌研究30余年,荣获多项成果,推动我国真菌研究和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
“科研重要,科普也很重要”
每当菌子上市,云南人就会开启“约菌”模式。野生菌虽然鲜美,但部分物种却颇具毒性,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杨祝良认为,给普通老百姓进行科学普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杨祝良十分重视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查清西南野生食用菌情况,他跑遍了西南山地,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针对毒蘑菇中毒事件,他通过多种途径普及毒蘑菇识别及中毒预防知识。2022年7月,由他牵头完成出版了《云南野生菌》一书,为读者了解和认识云南常见的野生菌提供了一份图文并茂的读物。
2017年,杨祝良牵头编写“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宣传画,用于云南广大地区免费宣传。在此基础上,2022年,其团队根据宣传画在云南使用的实际情况,又提出了“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供相关部门和大众参考。
“科研重要,科普也很重要。大众需要专业知识,但这必须通过科普途径去实现。而科研人员则需要花时间花力气去琢磨,用普通老百姓能够听懂的语言去普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杨祝良说。
与此同时,杨祝良还收获了“蘑菇先生”这一亲切的称呼。在杨祝良眼中,“蘑菇”代表着他的研究领域,“先生”一词则象征着人们对他知识储备与工作成果的肯定。
“扎实的野外工作是科研的源泉”
“科研离不开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但去野外发现新的野生菌,依然是我最大的期盼。没有一流的野外工作,就没有一流的科研成果。”杨祝良认为。
1998年,在一次科考活动中,由于高原反应的危险性和痛苦,带队队长建议杨祝良不要参与高山科考,留在当地等待。但是,对真菌多样性研究而言,在野外考察中采集高质量的标本,对准确认识该区真菌物种多样性至关重要。没有扎实的野外工作,科研工作可能会变为无本之木。杨祝良坚持服药并跟随队伍,努力让身体适应高海拔环境,最终顺利采集到了许多珍贵的标本。
经过多年的探索,杨祝良的研究逐步转向广泛分布的牛肝菌,他先后安排8名博士生研究牛肝菌,通过“形态”“分子”“生态”等多学科研究,对牛肝菌的“家谱”有了深入认识,相关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专家誉为“里程碑成果”。
“科研人员要勇于面对科学难题,主动利用新技术和新思路去巧妙地解决老难题。”科研人追根究底,坚信水滴石穿,三十多年来,杨祝良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科研的初心使命是为经济社会服务”
研究大型真菌,既有很强的科研价值,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有些真菌可以人工栽培,有些不能人工栽培。如何充分利用真菌可以人工栽培的特性,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是一个值得研究人员深入思考的问题。而对具有商业价值的羊肚菌开展良种选育和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正是杨祝良及其团队不懈探索的一项重要成果。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杨祝良团队选育获得20余个羊肚菌高产核心种质,解决了羊肚菌栽培产量不稳的问题,提出标准化种植和管理新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等种植新模式,实现了羊肚菌大田四季高效种植。
“百姓通过种植羊肚菌可以逐步走上致富之路。”2018年年底,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羊肚菌种植技术的普及无疑为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迄今,杨祝良团队在全国累计示范种植羊肚菌约2万余亩,帮助企业和农户增收达3.5亿元。
谈及科研的根本目的,杨祝良表示,科研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终让老百姓收益。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对于未来,“蘑菇先生”杨祝良还将继续从事菌类研究,“求新求异,哪里有难题,哪里缺乏研究,就应当去哪里挑战,用研究与实践填补科学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