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河南省经作总站站长郑乃福、副站长胡军勇、科长李燕强,商丘市经作中心主任张传红、副主任王宏青等,在虞城县副县长吴振兴、虞城县经作中心主任任洪杰、副主任宋克信的陪同下,莅临河南金隆菇业食用菌产业园,就秸秆过菌还田“菇粮间作”四种四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虞城县食用菌协会会长、河南金隆菇业总经理利金站陪同调研。
郑乃福一行查看了大球盖菇与小麦带状间作的小麦生长情况及菇粮间作模式。该模式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树皮、中药渣等废弃物,在大田露天种菇和小麦套种的技术,即大球盖菇和小麦同时种植、大球盖菇采收结束后种植早玉米,小麦收割后种植大豆,达到一亩田四种四收优势互补,来年倒茬轮作改良土壤、实现菇粮双丰收。
现场扒开料堆查看菌丝长势情况
郑乃福就当前秸秆过菌还田“菇粮间作”四种四收技术表示认可。他指出,利用农作物小麦、玉米秸秆、中药材渣作为大球盖菇栽培原料,可有效促进现代农业新的生物循环,形成一个多环节相扣,多梯级循环、多层次增值的良性产业链,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胡军勇要求,要详细做好各种原料的配比、出菇产量记录以及对种菇后菌渣还田土壤结构的检测,为今后的规模推广提供有效的数据。河南是农业大省,年产秸秆量惊人,面临着秸秆禁烧的重大问题,通过菇粮间作循环利用的实践,种植1亩田大球盖菇,可以转化20亩农作物秸秆,有力配合了农忙时政府的秸秆禁止焚烧政策。他指出,大球盖菇种植管理粗放,产品畅销,在收菇完毕后,每亩剩余菌渣约2000公斤左右。菌渣富含有机质,可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而且土壤疏松后蓄水耐旱力明显提升,废料利用率达到100%,最终实现羊肚菌产业的生态绿色循环和减肥增效的目标。
吴振兴对金隆菇业利用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采取多种模式种植多种食药用菌,并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参与种植的做法予以肯定,为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问题找到一条良性循环的利用途径,达到农作物废料百分百的全利用,形成闭环生产增值的全产业链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今后要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的种植户增收致富。
最后,在利金站的引领下,郑乃福一行先后参观了河南金隆菇业的装袋生产线、液体菌种生产车间、接种车间及食用菌菌包冷却车间。
河南金隆菇业坐落于商丘市虞城县闻集乡,总投资5000余万元。公司自成立以来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成功实现了灵芝、大球盖菇、羊肚菌等人工栽培技术,其中大球盖菇菌种液体制作、应用与技术推广等拥有国家专利,填补河南省技术空白。此外,公司还拥有活体嫁接大型灵芝盆景技术和树脂工艺灵芝盆景制作技术,备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