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产量增高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土壤结构、大棚设施、环境条件、菌种质量、营养袋质量、营养袋配方、营养袋每亩用量及后期的管理维护等。特别是播种前期虫害的预防和土壤的消毒至关重要。虫害控制不住,出菇后害虫会咬噬菇体的根部,造成菇体倒伏死亡;土壤消毒不好,播种后会大量出现蛛网病、绿霉、链孢霉等杂菌,对产量有很大影响。
近些年笔者在全国各个羊肚菌栽培基地调研,并在多个基地反复进行病虫害防治试验,希望这些病虫害防治建议,能对菇农有所帮助。
羊肚菌种植过程中,要想获得高产,重要是前期病虫害预防工作。一是重茬地的预防,二是虫害的预防,三是土壤前期的消毒。
重茬地预防:对于种植羊肚菌1年以上的重茬地,用“菌地三绝”喷洒,进行土壤修复处理,具体方法是:在播种之前半个月左右,每亩地用2罐菌地三绝喷洒。
虫害预防:虫害的预防在羊肚菌种植中非常关键,预防虫害用10%的噻虫胺药液喷洒。每亩地用1-2瓶噻虫胺药液(虫害严重的地方可适当加大用量);第二次是在播种后摆放营养袋之前再喷洒一遍“虫之道”药水。
土壤消毒预防:土壤消毒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喷洒,预防绿霉或链孢霉的发生,每亩地用5-8袋“二氯异氰尿酸钠”(每袋500克),可以拌细砂土撒播,也可以兑水喷洒(二氯异氰尿酸钠请选择有农药登记证的产品),土壤杂菌系数比较多的田地,可以适当加大二氯异氰尿酸钠的用量,每亩地可以用到10袋左右(每袋500克)。
以上三种药剂全部撒完后,翻耕土壤。特别要注意,大部分种植户常规防虫喜欢用3%辛硫磷颗粒剂播撒,然后深耕,根据笔者几年来实地调研情况看:这个操作方法防虫效果并不理想(一是3%颗粒剂含量太低,二是单一药剂杀虫种类和效果有限)。单一的辛硫磷颗粒或乳油对一些地下害虫活体有效,但对跳虫几乎无效。跳虫一般会在土疙瘩缝隙中活动,嚼食羊肚菌菌丝,等到营养袋下地后不到半月的时间,大部分跳虫钻进营养袋中,在袋子内繁衍生息,啃咬小麦,造成菌丝破坏和营养流失,菌丝被害虫危害后,很快菇床上白色的菌霜都变成浅黄色,然后成片的菌霜枯萎死亡,导致后期不能出菇,严重的绝收。在春季出菇期,大规模跳虫也会嚼食羊肚菌菌盖,造成菇体千疮百孔,降低成品菇价值。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发现播种前期土壤杀虫用10%噻虫胺悬浮剂喷洒土壤后翻耕,摆放营养袋之前,再用“虫之道”药液喷洒一次,防虫效果理想。
噻虫胺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类似,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主要用于地下害虫的防治,具有高效、广谱、用量少、毒性低、药效持效期长、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等优点,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
在摆放营养袋之前,再使用“虫之道”药液喷洒,是因为“虫之道”配方由12.6%噻虫嗪、30%敌百虫、20%辛硫磷、9.4%高效氯氟氰菊酯等组成,加上有关专家研制的专用增效助剂,让以上4种农药协同增效助剂一起杀虫,不仅能杀灭羊肚菌菇床土壤中的害虫,对土壤中的虫卵也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它属于低毒植保产品,喷洒后不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其药液对蜗牛、蛞蝓、白蚁、跳虫、蚯蚓、蚊蝇、 蛾类幼虫、马陆(千足虫)、蝼蛄等防效极佳。经过试验:在羊肚菌出菇期如果菇床上出现害虫,先向菇床上喷洒一遍清水后,立即喷洒“虫之道”药液,对羊肚菌菇体没有影响。(作者:湖北随缘食用菌消毒剂有限公司 袁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