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需要大量的再生资源用来制作食用菌栽培营养基料,随着再生资源逐渐减少,营养基料已成为制约食用菌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叶恭贵积极与福建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卢政辉对接寻求帮助。
在调研中,卢政辉了解到建瓯是“中国笋竹之都”,每到鲜笋上市季节,企业加工后的下脚料竹笋壳,大多丢弃或焚烧掉,成为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
“竹笋壳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丰富,还含有糖、总氮、多种氨基酸和微量矿物元素等营养物质,非常适合做食用菌营养基料。”卢政辉说,“笋壳还是一种优质、廉价的原料,对于解决食用菌栽培营养基料短缺、节省合作社用料成本很有帮助。”
如何变“废”为“宝”?2021年,卢政辉带着他的研究团队到合作社,用笋壳废料培养大球盖菇营养基料,通过测产,用笋壳作为基料栽培的大球盖菇每亩达7000斤,纯收入在2万元左右。2022年,合作社带领社农栽培大球盖菇50余亩,纯收入达100多万元,获得成功。叶恭贵介绍,今年扩种100多亩,预计收入达200多万元。利用废弃笋壳作为食用菌营养基料,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提高了菇农的收益,一举两得。(来源:闽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