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黏菌研究的开拓者,是“南菇北移”“北耳南扩”“木腐食用菌草腐化栽培”的倡导者,也是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开创者。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
如今80岁的他,仍然心系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依旧带着学生奔走在实验室、田间地头。
6月24日,备受瞩目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李玉领衔申报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践行科技报国的初心,李玉一直在路上。他说:“作为一名‘80后’,我希望能站好最后一班岗,让学科不断发展、永远发展,在食用菌领域创造更多中国人的方案,中国人的智慧。”
为菌物资源保育提供中国方案
“197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仅有5.7万吨,当时中国的菌物研究起步较晚,全世界发现了500多种黏菌,却没有一种是由中国人命名的。”回忆起如何与菌菇结下的不解之缘,李玉说。
“一定要在这个领域做出成果,为中国人争口气。”40多年来,李玉深耕黏菌研究,在这个单调而又枯燥的研究领域里,不断探索、艰难前行。
在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李玉留校任教,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为摸清菌物“家底”,他带着学生跑遍全国各地调查菌物资源,对菌物资源开展收集和保存等基础研究。
40多年来,李玉几乎跑遍了我国的名山大川,对我国典型生态系统进行了菌物资源调查及系统分类研究,发表新种130余个,记录中国黏菌430余种,占世界已知种的43%,李玉也成为了第一个为黏菌命名的中国人。
李玉(左二)与团队成员共同查看实验数据。马俊华/摄
值得一提的是,李玉把几十年野外采集的菌物样本进行整理,建立了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已成为我国年进量最大、现代化管理、供真菌系统与演化生物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参考的真菌标本保藏基地,为我国菌类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不仅如此,李玉开创了“一区一馆五库”菌物保育技术体系,率先在我国建成菌物保育区,建立了国际领先、年入库量全国最多的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保存标本和菌种10万余份,考证、重新命名食用菌936个、药用菌473个。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药用菌主栽新品种42个。创新集成了菌物资源保护体系与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为系统保护我国菌物多样性、推动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大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让中国发展成食用菌产业强国
“科技报国,奋斗有我,对这个梦想,我满怀信心。”采访中,李玉介绍了一组数据,中国食用菌年产量40年来增长了700倍,从1978年5.7万吨到目前超4000万吨,年产值达3000多亿元。
“40年,700倍!现在中国在食用菌产量上保持世界领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食用菌产业大国。”李玉说,但他更大的梦想是让中国发展为食用菌产业强国,让百姓吃上更健康、更放心的好蘑菇。
“菇类可以点草成金。”李玉认为,蘑菇不只是一盘菜,还是继粮、油、果、蔬后的第五大农业种植业。食用菌产品不能局限于鲜品和干品放在饭桌上,还要发展食用菌深加工。“一是食用菌主食化,比如做成香菇面条、素食面,二是制成各种酱类,全株高值化利用。”
以食用菌主食化和全株高值化利用为核心,李玉开展了食用菌系列功能食品、新材料等130余种新产品研发,将食用菌的可食化利用率由70%提高到100%,促进了食药用菌精深加工和产业链的延伸。
不仅如此,李玉认为,食用菌产业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支撑国家食物安全的生力军。他提出的“木腐菌草腐化”理论使木腐菌从“吃木”变为“吃草”,在循环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黑木耳大田“地栽”革命性转变,种植面积36年跃升1000倍。
如今,在李玉的助推下,吉林蛟河已成为木耳产业重镇;玉木耳成为吉林洮南好田村的幸福产业;吉林汪清筹办了中国汪清第一届黑木耳节……“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了‘种养加’全产业链模式,实现了精准育种、智能栽培、高质量加工,打造了食药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李玉说。
筑牢菌物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传道授业解惑,立德立功立言。作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国家级教学名师,任教以来,李玉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主讲《菌物资源学》和《植物病理学》等十几门课程。如今,80高龄的他现在仍坚持给本科生上第一堂专业课。
“江山代有才人出是一个学科保持青春的最有力的支撑。第一堂专业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建立对菌物的热爱,树立献身这份事业的情怀。”李玉说。
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院学生做实验。马俊华/摄
回首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科的发展历程:2002年,创立了全国首个“食药用菌”专科专业;2009年,升级为“应用生物技术(食用菌方向)”本科专业;2019年,更名为“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02年开始,先后拓展出菌物学硕士、博士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从而建成了国内外第一个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菌物学学科发展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此外,李玉还在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倡导实施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遴选成立了英才班,形成了菌物学科“本硕博”连读的培养模式,构建了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全覆盖的专业人才培养链条。
学科已培养出数千名菌物人才,仅李玉指导培养的菌物学领域硕士研究生就已近300人,博士研究生超过100人。“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创新,成立菌物学院,就是希望学科、团队后继有人,研究出更多的成果支撑我们国家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李玉说。
把自己称为蘑菇人,保持“80后”工作状态,李玉真正有着“把菌菇事业纳入生命周期并为之奋斗终身”的情怀。
“情怀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原动力,我将持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促进菌物学科不断发展、永远发展,为食用菌产业发展创造更多中国人的方案,提供更多中国人的智慧。”李玉说。(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