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1-09 17:38
发布时间:2008-01-09 09:16
利用桑枝秆,延长产业链,增加桑蚕产业效益和农民收入,2007年7月,该县投资80万元在红渡镇江信屯建立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的利民桑秆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利用桑枝栽培云耳取得成功,预计正式投产后一年...
发布时间:2008-01-09 08:40
日)通报,今年云南省大宗外贸农产品松茸出口额锐减1700万美元,60多万涉茸农民生计直接受到影响。为化解松茸出口危机,云南省经贸代表团近日专程赴日本洽商,争取在2008年初融化日本这块关乎滇松茸生死存亡...
发布时间:2008-01-08 14:30
发布时间:2008-01-08 09:38
班等方式,由这个大学专家发明的菌草技术走出国门,成为支持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农业生产技术。 &bsp;&bsp;&bsp; 12月中旬,2007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在福州开办。赞比亚南部省的农业技术人员西亚特威科...
发布时间:2008-01-08 09:10
2007年,该县发展黑木耳4.45亿袋,总产量1.66万吨(干品),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总产值6.75亿元,仅此一项拉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442元,占农民收入的半壁江山;全县102...
发布时间:2008-01-08 08:56
发布时间:2008-01-08 08:52
发布时间:2008-01-08 08:38
发布时间:2008-01-07 15:13
耳新的工艺,只有改变银耳粗放式的加工体系,发展精深加工业,提高银耳产品附加值,才是实现古田银耳产业品质升级的关键要素。 &bsp;&bsp;&bsp; 为此,古田县及时组织科技力量进行攻关,研发出了取代银耳落后...
发布时间:2008-01-07 14:54
发布时间:2008-01-07 14:51
发布时间:2008-01-07 14:43
发布时间:2008-01-07 14:30
发布时间:2008-01-04 13:58
发布时间:2008-01-04 10:12
发布时间:2008-01-04 10:07
发布时间:2008-01-04 10:02
发布时间:2008-01-04 09:55
发布时间:2008-01-04 09:51
发布时间:2008-01-04 09:50
大棚的农牧民给予补贴5000元的政策,鼓励农牧民从事菌类产业,引导农民打造“万元田”;走公司加农户的管理模式,引进市场稳定、懂技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而通过入驻吐尔洪乡的企业——富蕴德鑫食用菌有...
发布时间:2008-01-04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