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11-0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据威海日报报道,山东省文登市大水泊镇生产的香菇不仅在国内销售,还出口国外,香菇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价格的震荡和原料的短缺也让当地菇农对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担忧。他们希望能够建立批发市场,促进香菇销售;加快技术研发,找到取代柞木等的生产原料。
眼下,正是农闲时节,大水泊镇却是一片繁忙景象,菇农们忙着发菌、催蕾、补水、采摘。大水泊镇有种植香菇的传统,很多村民都是种菇能手。目前,大水泊镇香菇大棚已发展到800多个。
可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菇农们对香菇的价格和原材料充满担忧。今年,香菇收购车直接开到了香菇大棚外边,出现了“抢菇”现象。王炳范是当地的香菇经纪人,自己也有一个香菇大棚。他说:“菇少的时候争着抬价,多的时候不值钱,我们经纪人有时候还得赔上钱。能有个相对稳定的价格是菇农和经纪人的心愿。”王炳范说。
“价格不稳定是困扰菇农的一大问题。我去过河南泌阳、浙江松阳等香菇种植大县,当地都有香菇交易市场。交易市场极大地促进了当地香菇等实用菌的生产和销售,在推广技术、稳定价格方面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看来,我市在香菇销售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文登市大水泊镇空港工业园副主任郭金刚告诉记者。
除了价格,原材料短缺也影响了菇农的种植积极性。“过去,将柞树、苹果树等阔叶类树木的枝条粉碎后,种上菌种,就可以做成菌棒。但是现在,苹果树等经济类树木的效益可观,林业资源紧张,种植香菇所需要的原材料越来越难找了,而且价格也在上涨。一个长40米、宽7米的香菇大棚每年需要的木材用料是1万公斤。过去每公斤树木的价格是6分钱,现在涨到了2角4分还买不到。”瓦屋庄菇农毕可增告诉记者。菇农们希望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能够及早研究出替代性原料,为香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紫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