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庆元食用菌演绎千机变

    发布时间:2008-10-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庆元是中国香菇之乡,食用菌的王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一朵小小的香菇,创造出了红火的“香菇经济”奇迹。但低水平量的扩张,落后的生产方式,一直是香菇产业发展之痛。

      痛定思痛,转型升级,这些年,一场食用菌产业的“千机变”在庆元大张旗鼓地展开。

      “脑袋指挥”变为“市场指挥”

      荷地镇菌农黄子炉有30多年的种菇经验。2007年,他与20户菌农共同租了100多亩地,办起了“香菇农庄”,每户标准化种植香菇2万段以上。黄子炉风趣地说,现在他们的香菇摒弃了家庭作坊式生产,全部是工厂化标准生产,听市场指挥,效益高,品质更好。

      2005年开始,庆元在全国率先开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实施香菇生产“114”计划,即根据产业布局在全县建设100个香菇标准化生产核心基地,发展规模生产示范户(场)1000户,稳定4000吨标准化香菇生产规模。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企业带动、科技投入等形式,引导农户向大户栽培、专业“农庄型”种植转移。

      发展至今,庆元已推广标准化生产6000万袋,建成年栽培30万袋以上的核心示范基地83个,发展规模示范户215户。2004~2007年连续4年,“庆元香菇”列入国家监督抽查,近50批次样品全部合格。

      “一菇独秀” 变为“百菌齐放”

      连日来,黄田镇中济村的灰树花基地里,主人蔡章平正忙着采摘70万段灰树花。黄田镇是“灰树花之乡”,镇里农民几乎家家因种植灰树花致富。

      如今,在庆元食用菌“花名册”上,黑木耳、灰树花、竹荪等新秀频繁亮相,扛起了庆元食用菌产业的1/3天下。目前,全县香菇种植量有计划地减少至8500万段,黑木耳1500万段,灰树花1300万段,其他珍稀品种约1000万段,预计全年食用菌生产规模1亿段左右。

      而在过去,庆元食用菌产业一直是“一菇独秀”,最高年份种植香菇1.67亿袋,消耗阔叶林木屑用材15万立方米。

      为解决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矛盾,庆元县根据森林资源消长平衡原则,提出了“提升木腐菌、发展草腐菌、利用野生菌”的发展战略,部署以香菇为主、其他食用菌为辅的多品种共同发展的“百菌齐放”生产格局。

      产业发展了,菌农增收了,庆元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这些年,通过重点培育20万亩菇木林的办法,庆元森林资源每年净增23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连续多年长大于消。

      “盘中菜”成为“医生开的药”

      “一荤一素一菇”,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类21世纪最合理的膳食结构。当每年1万多吨香菇等食用菌在国内各大市场的超市售卖,出口销往30多个国家,烹饪成一盘盘人们口中的健康佳肴时,庆元食用菌产业又在悄悄地转型提升,从美味的“菜肴”变成了抗癌的“良药”、吊鲜的佐料。

      庆元大山合菇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转型企业。他们“剑指”食用菌生物科技最高端,利用生物萃取技术提取珍稀菌中的“鸟苷酸”开发复配产品,为家庭和餐饮消费提供了不依赖味精的“吊鲜”。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按照国际GMP标准建成了现代化生物制品工厂,从灰树花、香菇等食用菌中提取真菌多糖,制成药剂胶囊和医药中间体。

      “现在,庆元食用菌不再只当‘菜’,也能当‘药’了,像真菌多糖就是一种抗癌的有效药品。”公司负责人吴新建说:“从菜到药的转变,食用菌的平均价值至少提升了10倍以上。”(陈栋)

    编辑:碣石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