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13中国食用菌产业的破与立

    发布时间:2013-01-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破不立来源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不破不立,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种事物发展规律,是人们思想意识和认识不断提升的必然规律。
      2013年,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寒冬可能愈发地寒冷,许多食用菌企业甚至看到了“灭顶之灾”的来临。笔者认为,中国食用菌行业的艰苦时代可能不会太短,洗牌或需要3-5年。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绝不能戛然而止,那么食用菌产业该怎么破该怎么立?这是个沉甸甸的话题。
      几十年来,中国的食用菌产业被戴上了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的光环,但从现状来看,我国的食用菌产业依然摆脱不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的本质。庞大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利润低廉的产业链环节,中国食用菌工厂化也一直处于畸形发展状态。2012年遭遇的寒流,从好的一方面来看会产生倒逼效应,逼迫我国食用菌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向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拓展,促进我国食用菌企业的科技创新,提升行业竞争力。我国食用菌行业自身问题已经存在已久,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某些食用菌企业对于政策太过热衷,而且食用菌产业准入门槛低,一窝蜂地就都进入了这个行业,行业内大多存在缺乏自主开发和进行长期发展的能力,缺少了技术创新和市场消纳能力,成为了食用菌行业的致命弱点,我国已经俨然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但不是世界强国。要解决中国食用菌行业的问题,需要的是技术改造,实现技术升级。
      这几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发展速度迅速,颇有1958年“大炼钢铁”的景象,毋庸置疑,如此集中、突击式的发展方式背离了食用菌产业正常的发展规律,其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整体发展速度的负面效应。后果将很让人担忧。许多食用菌企业出现了资不抵债的资金链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渴望创造政绩的冲动下,对食用菌工厂化企业进行了“保姆式”的政策扶持,使他们从土地到融资都获得了极大便利。但地方政府大多缺乏食用菌专业知识和评判手段,只是单纯以投资额、年产值为标准,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引导,这也为食用菌工厂化盲目扩张和无序竞争提供了条件。弱势已被充分认识到,现在的关键问题则是如何转劣为优。
      2013年,中国食用菌行业还将微波荡漾,无巨澜而藏深变,无巨响而蕴深意,变革将向纵深突破,产业将向多维推进,在这一年要经历的破与立,必将反映了这个行业要经历的深刻变革。破,即为打破区域格局,打破思维定势。寻求更高效的发展路径。中国食用菌产业的立,表现在立本位、立本源、立智慧。将食用菌产业发展力到更高的平台上,隧道尽头是光亮,江河归处皆宽阔。
      破茧而出,才能美丽化蝶;破土而动,才能草长莺飞。告别2012,展望2013,祝愿菌界有破茧新生的改变,尽管天寒地冻,大地依然化解冰寒;哪怕天空阴霾,阳光依然照耀窗台。美好年华,迎来送往。灰飞烟灭,革故鼎新。过去的一年,现在这一年。我们食用菌行业所有的努力,都只为这个行业的菌人们更快乐、幸福。
      2013年的中国食用菌产业之破,是破除老的发展障碍;2013年的中国食用菌产业之立,是立发展之基。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