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羊肚菌人工栽培面积达到34945亩,分布于四川、湖北、贵州、河南、云南、福建、陕西、山西、重庆等20多个省(市、区),其中四川省栽培面积超过15000亩,占到全国栽培面积的45%;其后为湖北省占到19%;贵州、河南、云南三省2016年栽培面积基本接近,分别占到6%;其他产区产量合计占比18%左右。”3月11日,在湖北松滋乐乡凯瑞国际酒店会议室召开的“羊肚菌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上,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秘书长谢永信提到2016年全国羊肚菌产业发展情况时说道,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与调整,我国羊肚菌人工商业化、规模化栽培技术日臻成熟,栽培区域得到转移扩大,产业聚集地和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产业扶贫效果显著,成为近两年我国食用菌产业投资“热点”。
谢永信介绍,目前,羊肚菌人工栽培成本每亩大约需要5000~8000元(主要是土地、大棚遮阳网等基础设施、菌种和营养辅料以及管理采收人工费用等),以亩产300斤鲜菇、单价75元平均值计算,亩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投入产出比约1:3-4,相比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产值要大很多。另外,羊肚菌人工种植生产周期短、耗费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整个生产季节基本上属于农闲时节,非常适合家庭农场的生产模式。
我国羊肚菌产业栽培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加上不断增长的产品需求市场,未来几年我国羊肚菌人工栽培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栽培模式会更加多元化,平原机械化栽培、层架设施化栽培等将会逐步实现和推广。谢永信在会上谈到,接下来几年,提高羊肚菌室外栽培的操作效率将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由高效配方基料替代外营养袋栽培羊肚菌更将成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此外,羊肚菌室外栽培技术受外部气候变化的影响很大,室内周年规模化栽培技术仍是羊肚菌人工栽培中需要攻克的技术重点与难点,只有解决了羊肚菌室内周年化栽培技术,才可能为市场供给品质和数量都有保证的羊肚菌产品。
最后,谢永信就我国羊肚菌产业未来发展给出了建议,他认为应该大力推进以羊肚菌为代表的珍稀菇类人工驯化和市场化开发,是加强我国食用菌产业供给侧改革、挖掘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尽管已经基本攻克羊肚菌人工栽培的技术难题,但离实现产业化发展格局还有一定差距,有很长的路要走。羊肚菌从业者要加强对菌种的研发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合理布局生产区域和规模,加强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市场的建设,解决产品市场的供需矛盾,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使羊肚菌栽培成为当前我国产业精准扶贫的一支生力军。
本次研讨会为中国羊肚菌产业大会暨国际珍稀食用菌发展论坛会议活动之一,大会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中国食用菌商务网、松滋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融合发展、推进精准扶贫”为主题。会期安排了珍稀食用菌美食品鉴会、项目推介暨产销签约仪式、羊肚菌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经验交流会、基地考察等多项会议内容,大会的成功召开,必将推动我国羊肚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