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义相,一个农村大学毕业生工作稳定,拿着近20万年薪,却毅然选择回农村老家种银耳。说起来肯定会有很多人不能理解。前不久,这位曾经放弃城市20万年薪回农村老家种银耳的大学生以黔江区义相食用菌种植股份合作社理事长、重庆菊康丽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身份接受记者采访,他坚定的说“当初的选择没有错,我就是要做一个扎根大山的新型职业农民!”
简义相出生于黔江区邻鄂镇海拔1100多米的松林村。在学习上十分用心,考上重庆师范大学的金融学专业。2007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家知名的通信企业做销售工作。因为头脑灵活,工作勤奋,简义相一年后就成为单位的“销售王”,年薪近20万元。
2009年,即将转为正式员工的简义相因为母亲突发重病毅然决定返乡照顾母亲。简义相最初的想法就是等到妈妈好转了,再回城里去。然而,快速发展的农村却让简义相发现了机遇,并最终扎根在村里。
松林村海拔高、林地多、气温低,适合种银耳。加上企业的收购价格可观,种银耳很有前景。简义相动员村民们和他一起种,但当地吃过银耳的人都很少,更没人知道怎么种,没人愿意和他一起冒险。简义相想:只有让大家先看到效益,才会跟着种。半年时间,他花掉全部积蓄,还找姐姐借了10多万元,建起7间银耳种植房。没有技术,就在网上查资料,带着书本进耳房,一点点地摸索。不久后他的第一批银耳种植成功,45天就赚了3万元。简义相邀请乡亲们去看,村里的左邻右舍都说想和他一起干。不久后,义相银耳种植合作社就顺利诞生。
简义相说:“我对我职业农民的身份很满足,也倍感骄傲。我还想告诉更多的年轻人,只要多动脑、敢行动,就能把事业安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因为,干在乡村,一样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