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桐庐瑶琳镇何宋村,见到杭州市农科院蔬菜所科技年轻干部王伟科正在忙活着栽培桑黄。“现在看到的正是桑黄生在的最佳时期,长势非常喜人。”记者在现场看到,它们呈椭圆形,黄灿灿的有点像面包。王伟科说,接下来桑黄的颜色还会变深、变软,直到9月底10月初,变成深褐色成熟时就能采收了。
据了解,2012年,市农科院的专家们在淳安发现了正宗野生桑黄,通过对桐庐瑶琳镇何宋村的考察发现,这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非常适合桑黄种植,于是经过筛选,在何宋村进行试种了两个大棚,实现人工驯化。
在王科伟看来,何宋村做食用菌有着很大优势。一来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为木屑,竹屑及各类农作物下脚料,可变废为宝,避免废气物焚烧污染环境,又得益于这里丰富的山林资源,可进行有序的开发利用,就地取材,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今年是试点,后续还有10亩地可以栽培,试验带动后,还会陆续增加投入。”
“这些野生种质资源的驯化刚刚起步,很看好这里的前景,未来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王伟科告诉记者,桑黄市场价可达3000-10000元/斤;孢子粉初级产品售价100-300元/斤,加工成破壁灵芝孢子粉1000-2000元/斤。
桑黄是属于一种真菌,桑黄具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护肝和抗肝硬化等药理作用,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能减轻抗癌剂的副作用。它们只能长在20多年以上的老桑树根部,生长周期长,珍贵稀少,市场需求量大,但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好解决人工栽培的问题。此次桐庐瑶琳镇何宋村成功栽培出桑黄,填补了高端食用菌的空白,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