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温江万春镇永和社区的林下竹荪种植示范园里,竹荪已经成熟,种植户高洪根早早的就起来采摘。“这是农高园内首批试种的林下竹荪,今年3月开始种的”,据高洪根介绍,“这批菌种都是成都农林科学院提供的,包括种植技术、注意事项等等,都有技术指导。温江现在倡导现代农业,我们这批农业职业经理人肯定要走在前面带个头儿。”据了解,这些被采摘下来的竹荪经过烘干就会被送到成都周边的饭店里。
据悉,竹荪又名竹参、竹笙、僧笠蕈等,担子菌纲鬼毛科真菌植物,为我国特产,世界名贵食用菌之一。竹荪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克干竹荪含粗蛋白15-22克、粗脂肪2.6克、维生素C1031毫克和维生素B类。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竹荪中含有19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此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竹荪菇素有“真菌皇后”的美誉,市场潜力巨大。但是这种珍贵的食用菌却不容易栽培。
据高洪根介绍,竹荪的培养基质(温江当地的花木产业副产品——花木碎屑)全部要经过高温消毒处理,均匀铺在树荫下;要保持林下空气湿度和温度适中;竹荪不耐光,有树荫也要再遮一层防晒网,否则很容易晒黄腐烂。竹荪的生长周期一般为四个月,前三个月生长缓慢,但从板栗大小的菌球到破蕾,只需要20天左右,过后便可以每天100-200斤的产量开始采收,说话间,高洪根顺手在培养基质上扒开一块,“你看这下面,还有很多‘幼苗’。”虽然对种植环境和技术要求高,但成熟的竹荪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据高洪根预估,目前占地七亩的示范园,今年竹荪种植净收入在9万元以上。
尝试“林荫经济”已经两年多,除了竹荪,高洪根还曾在温江的花木林下,成功套种过林下大球盖菇和林下羊肚菌。据其介绍,这次的林下竹荪种植示范园丰收只是一次“打样”,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未来的温江将有更多的农民品尝到竹荪种植的鲜美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