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江山利兴菇业专业合作社一条在建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安装智能化湿度调控设备。这条生产线建设完成后,不仅装料、拌料、装瓶、灭菌等环节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在湿度、温度和光照的设备上也将实现智能化。
“以后无论管理人员在什么地方,只要打开手机,通过视频观察菌菇的长势,就可以按需求随时随地在手机上操控湿度、温度和光照。”利兴菇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建文说,原来一个工人一年产出一万袋,现在已经提高了15倍。
生产模式转变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没有让杨建文感到满足,他还在琢磨着用更加集约的方式,让效益最大化。利兴菇业合作社从2003年成立,经历了劳动力密集型的大棚式生产和技术密集型的工厂化生产过程,现在正面临向资本密集型转变。
记者来到位于虎山街道江山底村的生产基地,这是一片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的集体建设用地。目前,租用土地建厂不能抵押贷款,在集体土地建设临时建筑不能超过2层。杨建文认为,如果食用菌企业能获批工业用地,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食用菌集约化产生程度。利兴菇业合作社最新打造的智能化生产线,就是在为将来的三产融合发展做准备。
目前,江山食用菌产业年产值超3亿元,“中国白菇之乡”的品牌化建设正在加速推进。近期,一个总投资5000多万元的食用菌生产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投产。江山市农业局农科所巫优良所长介绍,此项目获批的就是工业用地指标,是零的突破。“该项目投产后,将比传统大棚栽培减少约9成的劳动力,生产面积也减少至10%左右。” 巫优良说,这标志着江山食用菌产业,在向品牌化、工厂化、智能化,以及三产融合的目标迈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