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12日,在黑龙江伊春市召开的“第四届全国黑木耳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林下经济产品博览会”,多名行业专家齐聚伊春,围绕我国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栽培技术、菌种培育、新型基质、病虫防治、菌包工厂化及创新发展等相关问题“把脉问诊”,共同畅谈黑木耳产业创新发展,共同谋划产业转型升级。伊春林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高智涛作了《伊春地区黑木耳产业发展情况与研究趋势》的主题演讲。
高智涛介绍,伊春是我国最大的林业城市,林地面积大,工业污染少,具有昼夜温差大的独特气候特点,对于黑木耳的生产和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有力条件。目前,“超千万”袋黑木耳基地15个、“超百栋”黑木耳产业园区6个、规模化黑木耳菌包厂20个。
高智涛指出,伊春地区黑木耳栽培棚室数量逐年上升,2016-2017年上升明显,2017-2018年上升最快。2019年伊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全市黑木耳棚室数量要达到7000栋。目前,伊春地区黑木耳经营主体多样化,主要有三种形式:1.个人为主体。个人投入建造黑木耳大棚,棚室建成后自己使用;2.企业为主体。企业投资建棚,自己生产经营或租赁经营;3.政府为主体。政府出资建造,租赁经营,或无偿提供给贫困个体经营,脱贫后每年收取一定金额费用。
高智涛提到,伊春黑木耳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产业链短。伊春地区黑木耳产业链条还尚不完善,缺少精深加工产品。2.棚室规格、菌袋尺寸、挂袋密度不规范。黑木耳挂袋大棚的规格都是从外地照搬照抄过来的,有些棚室规格在伊春地区栽培黑木耳并不适用;棚室挂袋木耳菌袋尺寸现在也不统一,从直径从158-162,高度350-370各个尺寸都有;每组菌袋挂袋间隔、挂袋数量比较混乱,而且每组挂袋之间的间距也不统一。3.人工费较高。由于本地适龄青壮年较少,外地从事食用菌栽培工人大量进入本地市场,导致人工管理费用也随之增大。4.废弃菌糠数量较多。黑木耳产业自发展开始,废弃菌糠的处理就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问题。随意丢弃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产生了“三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针对伊春黑木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高智涛也给出了发展建议:规范棚室栽培技术、发明棚室相关机械、利用部分废弃菌糠进行黑木耳生产推动伊春黑木耳产业提档升级。
本届展会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中国林学会林下经济分会、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共同主办,伊春林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展会在组织规模、办会形式、展会效果等方面都将超过往届,成为2019年黑木耳产业的一次行业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