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通江县:推广种植仿野生银耳百万袋
发布时间:2021-05-14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5月10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陈河镇母家梁村五社任良周家院坝边上,两排堆码有序的银耳棒正在发汗。掀开薄膜、草帘,一处一小撮黄白相间的耳花冒出头来,偶尔一朵独占鳌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
在场的几位耳农仔细看、认真摸、反复问。大家一致认为银科01、银科04两个品种的耳子黏稠度大、胶质重。从通江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银科01、银科04是通江银耳科研所采集野生种源研发的两个银耳新品种,去年,在该县陈河镇采用仿野生种植方式初次试种。初试成功后,今年在诺水河镇天水坝村、唱歌镇千浴沟村、涪阳镇玉学堂村等全县12个点大规模试种,价格比常规品种每斤要多近200元。
仿野生银耳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胶质重,易炖化,清香味特浓。这种银耳的耳根小,色白,朵型不太大,但发泡率是常规银耳的8倍及以上。通江县按照“育耳林、稳规模、强科技、提单产、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中坚定不移地发展以青冈段木为特色的通江银耳。全县共种植银耳160万袋,其中仿野生银耳5000袋。自3月银耳接种以来,银耳科研所以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4个技术小组分赴28个银耳种植重点乡镇,分片包干从银耳选种、栽培管理到采收烘干全过程技术指导。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