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在木耳附加值上“做文章” 扩大利润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大力发展木耳产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出现一大批生产木耳的重点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米村考察后,“小木耳,大产业”已成为群众普遍认可的脱贫致富项目。去年,柞水县营盘镇北河村发展的41万袋木耳,每公斤木耳平均销售价格80元,让全村14户群众户均获利5-8万元,集体经济获利30万元。
要把木耳产业做大,首先要注意摒弃等着上门收货的观念。上门收货,木耳价格多由买方确定,很难达到预期的收购心理价位,这就损失了木耳的定价权;其次是上门收木耳出库的数量无法控制、出库木耳品质容易受到钳制,影响木耳的出货量;再次是上门收木耳的积压与出货周期不确定、损耗大,影响产业的最终收益。
为此,商洛市要树立把木耳销售出去的理念,这样做可以培养销售队伍,使他们开阔视野,增强对全国木耳生产情况、销售情况的认知,从而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木耳出售价格,甚至避免木耳市场上的各类风险。同时,农户要在木耳附加值上“做文章”,通过别致新颖包装,改变木耳包装形态,达到增收,提高木耳附加值,扩大木耳利润的目的。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