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食用菌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发现的野生食用菌900多种,实现人工栽培近百种。
而地处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境内山多林密的福建,勤劳的人民早早地就发现了食用菌的食用价值并进行栽培推广。因此,福建一直是全国人工培育种类较多的省份,其中,银耳、竹荪、杏鲍菇、海鲜菇、猴头菇、茶树菇、秀珍菇、绣球菌等多个品类年产量更是位居全国前列。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食用菌生产已成为福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然而,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食用菌所采用的原料都离不开阔叶林:砍了树木做成菌棒,再在菌棒上播菌种,培育菌类。种了蘑菇,就少了树木,“菌林矛盾”一直是世界级难题。
以福建为例,此前福建全省因此消耗木材一年100万立方米以上,而全国则达到每年700万立方米,相当于砍伐了近55万亩森林。可以说,“菌林矛盾”不解决,食用菌生产就很难得到可持续发展。此时,被称为“菌草之父”的福建农业大学教授——林占熺发明的菌草技术恰好解决这个难题。
菌草,又名巨菌草,原产于北非,引进改良培育后,在中国大面积获得成功,是一种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生长和人工栽培的高产优质菌草。一句话概括就是——这是一种用来培养食用或药用真菌的草本植物,我们平时吃的各种菌菇极有可能就是“吃”着这种草长大的。
当然,在林占熺教授看来,他的菌草技术可不只是拿来培育食用菌,用他的话解释:“菌草技术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以草代木栽种食用菌、药用菌,以草代粮发展畜牧业,以草代煤发电,以草代木造纸、生产板材——也就是用生长快、效果好、营养丰富的草本植物替代树去做燃料、做饲料等等。这实际上是一个新的生物材料,一种新的农业资源,菌与草交叉的新的科学研究的领域。”
1983年,40岁的林占熺开始研究“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技术,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夙夜攻关菌草技术。终于,1986年,第一朵用芒萁培育出来的香菇在试验瓶里“破土绽放”,与此同时,一门新的学科——《菌草学》就此诞生。回忆第一次看到香菇长出来的样子,林占熺说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幸福得不得了。
“菌草”,这条靠福建人走出来的新路,不仅让全国菌业技术得到了可持续发展,让更多菌菇能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而且至今菌草技术已被推广至全国31个省(区、市),506个县,帮助数以千万计的农户脱贫致富。
林占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显而易见,他做到了。
1996年,在首届菌草技术国际研讨会上,林占熺把菌草的英文名命名为“Juncao”。有人担心外国人看不懂这是什么,他自信地笑道:“看不懂没关系,那就让他们来学吧,我就是想让世界知道,这是中国人的一个发明。”
如今,菌草技术也已经推广到了106个国家,正如林占熺所言,打出了中国招牌。巴布亚新几内亚前国防部部长为了纪念菌草帮他们摆脱贫困,还把女儿的名字改为“菌草”。
在林占熺看来,“菌草技术”的应用绝不仅限于此,他说:“从事了30多年的菌草研究,我的菌草梦说到底就是生态梦。”
从2013年开始,林占熺和他的团队在阿拉善驻扎了整整9年,摸索菌草种植在防风固沙上的应用,将这一技术进一步用于生态治理。
如今,在黄河两岸构建绿色生态屏障,菌草技术正在发挥新的作用。漫漫黄沙中一片浓绿,林占熺和研究团队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努力着,今年种植的菌草长势喜人,在沙漠边缘营造出一道绿色长城。防风固沙,治理土地沙漠化,改良土壤……绿浪起伏的菌草,给了人们无限的希望。
林占熺在接受采访时不止一次说过:“我是农民的孩子,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希望能够发展菌草为农民增加收入做点贡献,我就是一棵小小的菌草。”
小小的一颗菌草,走出福建,成为了“闽宁草”、“幸福草”、“扶贫草”、“致富草”、“生态草”……半个多世纪以来,福建人以爱拼敢赢的精神,开启了食用菌发展的飞跃之旅,形成了全国领先的福建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