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雨季的到来,各种野生菌破土而出,干巴菌也进入了采收期。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广大山林承包户通过捡拾干巴菌,获得了可观的收入,绿水青山也成为了群众的“金山银山”。
一大早,龚树兰和丈夫就来到自家承包的林地里捡拾野生菌。她家承包的这片林地里,有牛肝菌、羊肝菌、青头菌,而主产的是干巴菌。但干巴菌要卖得好价钱,精心管护是少不了的。
承包山林20多年来,龚树兰深知干巴菌的生长规律及管护方法。每当发现新的菌窝,她就会用松枝搭起一个篷,把刚出头的干巴菌保护起来,保持恰到好处的温度和湿度并清理旁边长得太旺盛的杂草和地上堆积太厚的松茅草。
在龚树兰的指引下,每个下面的干巴菌都长势喜人,尤其是快要成熟的干巴菌,连成一片、墨中泛绿、绿中带黄,凑近便能闻到特有的清香。龚树兰说,这些干巴菌仅是电话下单就已供不应求。
好山好水好林才能出好菌,江川县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让适宜野生菌生长的面积多达26.21万亩。
近年来,江川县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林地进行承包,实行统一管理,明确承包户责任义务,有效保护野生菌资源,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创办了6个野生菌产销专业合作社,加快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山绿了,菌子多了,村民也富了。据统计,江川县干巴菌年平均产量为40吨左右,产值近1900万元,牛肝菌、青头菌产量近400吨,产值近2100万元,实现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共赢。
(责任编辑 王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