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辽河镇庙那力嘎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需求
“把脉问诊”,瞄准
“小木耳”的
“大效益”,开出了
“以玉木耳生钱”的致富良方,大力发展玉木耳产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走进辽河镇庙那力嘎村新建的玉木耳种植基地,圆柱形菌袋整齐悬挂排列,一串串玉木耳晶莹剔透,密密匝匝地生长在林立的菌棒上。工人们正忙着为菌包打孔、挂包,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作为通辽市首家玉木耳生产基地,今年年初,辽河镇庙那力嘎村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投资27万元新建占地2160平方米、3栋菌棚,其中,2栋菌棚已开始先行种植。菌棚采取的是挂袋木耳全方位立体栽培技术模式,较同等面积的露地栽培,菌袋摆放量可增加4倍以上。同时,这种立体栽培方式不仅容易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保证品质,而且能使玉木耳提前一个月上市,及时填补市场空缺。当下,玉木耳迎来丰收季,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小小玉木耳做出大文章。今年年初,辽河镇结合各村实际,重点研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案。庙那力嘎村距离市区25公里,作为远郊村,如何谋划发展适宜本村的致富产业,村“两委”班子不断探索实践,多次外出考察,取真经学经验,最终选择通过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玉木耳产业。
产销结合,助农增收。眼看着玉木耳产业发展势头正旺,如何乘胜追击,谋划好下一步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是关键。辽河镇庙那力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杜清江说:“玉木耳的菌棒5个月左右就得换一批,废弃的菌棒还可以做赤松茸生长的原材料,下一步,计划利用废弃菌棒在林下发展赤松茸种植产业,做好之后再推广给村民,带动他们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