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的蓬溪,目前食用菌已成为当地品牌响、支撑强、辐射广的特色农业产业。如何发挥比较优势,打造食用菌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新活力?中国·蓬溪第二十二届全国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开幕之际,中共蓬溪县委书记黄亚军隆重推介蓬溪食用菌产业,欢迎业界同仁来蓬溪,参加这场行业盛会!
近年来,蓬溪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全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牢记农业大县担当,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天府粮仓”嘱托,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乘势奋进迈入蓬溪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争先跨越推动农业大县转变成农业强县。一是以集群发展为“主攻点”。坚持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全县重要产业来培育,以工厂化、规模化为思路,按照“一核两片多基地”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高标准打造食用菌现代农业示范区,持续引进、培育了琪英菌业、骆峰菌业、鑫中宇菌业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以及万顺、鑫月、绿然等设施栽培业主,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业主、村集体、农户连片发展食用菌产业。二是以培育品牌为“主抓手”。壮大以琪英菌业为首的食用菌龙头企业和经营主体,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持续打造“天福杏鲍菇”“天福虫草花”等区域公用品牌和“菇苏凤凰”“骆菌子”“斗城鑫中宇”等3大企业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树立食用菌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三是以强化保障为“主旋律”。结合实际和发展需求,建设集中供能、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完善食用菌产业发展环境,强化资源要素供给,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吸引更多更好的食用菌企业签约落地,厚植食用菌产业集群发展沃土。

“全国示范、四川五星、行业第一”是蓬溪县提出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目标,为此,蓬溪县坚持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优势主导产业来抓,精心谋划发展布局,狠抓工作落实,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步伐。一是推进产业集群。以打造“中国菌都”为目标,按照“一县一业”思路,全力抓好“四川省设施蔬菜产业集群”建设,全县实现食用菌设施种植面积约0.5万亩、工厂化栽培约4亿袋,食用菌年产量约13.8万吨;琪英、骆峰日产杏鲍菇150吨、虫草花50吨、色金针菇6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杏鲍菇及虫草花、黄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基地。我们将充分发挥琪英、骆峰、鑫中宇、飘香远大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着力吸引上下游产业链的其他企业聚集发展,实现菌菜产业延链强链,高效促进产业集聚,争当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标杆示范。二是加快园区建设。锚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目标,推进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全面升级,丰富基建配套、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企业之间种植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资源共享。2023年预计在天福、常乐、明月等乡镇新发展地栽食用菌300余亩,发展层架式200余亩,产量达150万袋左右,产值6000万元。力争到2023年底实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车间面积达1500亩,食用菌设施栽培面积达到0.8万亩,年产量达到18万吨、年加工量达到2万吨,食用菌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为推动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从“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向“省五星级”跨越夯实支撑。三是实现领域领跑。实施农产品加工提质行动,采取“加工企业+合作社”模式,建立健全“初加工+精深加工”体系,推行秸秆还田或种菇、菌渣还田,制作有机肥、沼液灌溉、菌菜轮作等综合利用技术和循环种植模式,保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领先优势。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支持龙头企业琪英菌业上市,持续开发和储备研发珍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推进琪英五期、鑫中宇二期等食用菌产业项目全面投产,争当食用菌产业领域的“领跑者”。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预制菜写入其中,预制菜产业首次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蓬溪县现在全力打造食用菌特色产业集群和蓬溪预制菜品牌,围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要求,明确食用菌产业发展新方向,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为积极推动预制菜产业链良性发展赋能。一是加强招商引资。积极抢跑食用菌预制菜美食新赛道,大力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延伸食用菌休闲食品—灌装食品—预制菜等产业链条,引进预制菜等精深加工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和预制菜加工厂,建设绿色食品加工片区,全力打造预制菜产业蓬溪基地,带动产业大发展。二是优化发展环境。全力做好园区服务配套工作,持续优化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制定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全面涵盖预制菜产业从生产到流通全链路所需的各项服务,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建得好。三是整合资源优势。依托全县丰富的农、畜、禽、水产品等资源,不断深化产业融合,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输出地,打通上下游资源及渠道,建设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等预制菜产业园。
2023年是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强力推进、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蓬溪县将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紧扣创建任务,精心谋划、强力部署、笃行实干,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一是持续壮大产业。加快构建“一园两片多基地”格局,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力争到2024年,实现栽培面积达1万亩,产量达到20万吨,年加工量达到3.5万吨以上,食用菌产业综合收入达到32亿元;到2025年,实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面积达到0.2万亩,栽培面积达到1.5万亩,产量达到25万吨,年加工量达到5万吨以上,食用菌产业综合收入达到40亿元。二是突出集聚效应。充分发挥琪英菌业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精心办好中国·蓬溪第22届全国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着力吸引上下游产业链的其他企业聚集发展,实现菌菜产业延链强链,做大“蓬溪菌菜”特色品牌。三是促进融合发展。坚持以食用菌为媒,依托《本草纲目》初稿诞生地文化资源,强化研发食用菌文创产品,大力发展食用菌主题乡村旅游,创新打造“食用菌工业参观+美食品尝+主题住宿”的食用菌主题游览线路,开发“菌菇宴”“全菌宴”等特色餐饮,打造菌香特色民宿农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干笃行,奋楫争先。“蓬溪县将坚持培育品牌、提升名气,大力培育一批‘蓬溪菌菜’知名品牌,积极支持‘蓬溪杏鲍菇’创建名特新产品,把食用菌培育成蓬溪的‘土特产’,建好用好中国蓬溪食用菌孵化交易中心平台,着力提升‘中国菌都’知名度;坚持科技领航、厚植优势,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食用菌专家大院、食用菌-蔬菜产业研究院,探索多品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标准,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黄亚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