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不过菌子”。野生菌美味,但也有风险。我们怎样更安全地实现“吃菌自由”?怎样更好满足市场对野生菌鲜美风味的需求?
“舌尖上”的菌菇向来备受老饕们青睐。近年来,随着野生菌日益受到市场青睐,因吃菌不当而中毒的事件也频登网络热搜。有个别自媒体将此作为猎奇点,发类似“生吃野生菌”的视频来博流量。实际上,这种产生幻觉的症状属于“神经精神型中毒”,还有很多野生菌中毒患者出现的是胃肠炎型、肝脏损害型等其他类型症状,而无论哪种类型,都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食用野生菌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但不是说就要彻底舍弃这一口鲜味,而是要增强安全意识,形成科学理性的食品安全共识。
从个人来看,拾菌食菌先识菌。“识菌”不是说要依靠个人判断捡菌子,而是说要提高对野生菌的风险认识。比如,并非长相“朴素”的野生菌就一定无毒。在云南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永远会有新的菌子出现在山上。
推动形成安全食用野生菌的共识,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当前,各地有关部门和媒体已经做出不少努力,科普野生菌安全食用和预防中毒知识。各互联网平台也应切实担起自身责任,严格审核相关内容。而面对野生菌购销市场的扩大和购买渠道的多元化趋势,市场监管部门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交易市场加大规范与监管力度,管控好野生菌流入市场的源头。
话说回来,不少人之所以冒着可能中毒的风险采食野生菌,是因为贪恋采食过程中的野趣和独特醇香的鲜味。其实,野生菌的鲜味主要来源于蛋白质烹煮后析出的氨基酸,并非不可被人工培育出来。而且过去对野生菌“包山拾菌”的“放养”方式,短期产量高、收入多,但长期来看会影响周边环境、不利于野生菌的生长。所以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大食物观引领下的林下经济,一些地方也已实现了野生菌人工促繁,不仅食用更安全,品质和产量也比“放养”的野生菌要稳定得多,更重要的是能够持续产生经济效益。
长远来看,人们对野生菌的喜爱和热情也显露出食用菌消费市场的缺口和潜力,以及我国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广阔前景。要想更好地满足“舌尖上”的消费需求,还须树立大食物观,在抓产业发展时跳出“一亩三分地”定势,攻克野生菌人工培育的技术难题,做好产销衔接,从科研、生产、营销等角度完善产业链,更好承接市场期待,让人们早日实现过瘾又安全的“吃菌自由”。(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