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欧NBS(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农业养分管理与可持续转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欧方负责人——德国霍恩海姆大学社会科学学院Andrea Knierim教授及团队人员Sara Yasaminshirazi、刘琪瑞博士一行,赴中方项目“黄淮海‘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秸秆增值转化沃土培肥技术”实施地河南金隆菇业有限公司试验基地进行技术交流。该项目由河南省农科院资环所主持。
在位于虞城县境内的河南金隆菇业有限公司试验田里,领导专家实地参观了“黄淮海‘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秸秆增值转化沃土培肥技术”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孔维丽研究员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相关背景、要点、效果等,并就如何进一步扩大技术应用面积、提高农户的技术认识度等现实问题,与Andrea Knierim教授、Sara Yasaminshirazi博士进行交流、探讨。随后,与会人员观看了由院食用菌所、金隆菇业公司共同研发、改进的国内第一台大球盖菇铺料机作业现场,并随公司总经理利金站参观学习了不同的食用菌栽培模式、深加工等关键技术。
河南是秸秆生产大省,年产量高达8000万吨。目前,秸秆利用以机械粉碎直接还田为主,还田率高达90%以上,其原因与投入低、操作简便、技术要求低等优势有关。长期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对养分循环有一定作用,但在旋耕和一次性施用化肥条件下秸秆降解转化慢,导致耕种质量下降、土壤酸化、土传病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黄淮海‘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秸秆增值转化沃土培肥技术”是基于该背景而开发的技术,主要以秸秆为主要原料露地生产草腐型食用菌,继而秸秆残茬、菌渣就地还田并种植下茬粮食作物,一方面能够促进秸秆降解转化与增值利用,另一方面又能够促进地力提升,有利于加快实现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
此次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将对进一步加快项目进展与成果产出,提升项目影响力与知名度,促进中-欧技术、科研深度融合,加强中-欧国际合作关系产生强力的推动作用。(来源:虞城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