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致力于菌菜轮作的云岭农科小院在云南昆明市晋宁区揭牌。这是昆明市第一家云岭农科小院,在为当地农户带来更好“钱景”的同时,将更好地谋划滇池周边土壤保护的生态前景。
此次云岭农科小院落地在晋宁上蒜江红蔬菜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自2017年开始带领农户种植食用菌。合作社社长李江红介绍,开始只种了2.5亩大球盖菇,2018年省农科院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亩产量最高时达到10吨,单种菌每亩纯收入可达到8万元至10万元。截至2020年,合作社大球盖菇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00亩。
云岭农科小院项目负责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娥贤介绍,合作社种植的大球盖菇每亩地需要10吨基质,这些基质主要由木屑、玉米芯等农林废弃物组成,大球盖菇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能把基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大分子化合物分解为蛋白质、糖类等小分子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一方面为大球盖菇生长提供养分,另一方面,留存在土壤里的基质和大球盖菇菌丝体富含有机质、糖类、菌体蛋白,可作为营养物质供给下一茬种植的蔬菜、花卉,因而蔬菜、花卉的品质会有效提高。
李娥贤表示,在下一茬蔬菜、花卉种植时,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水性能和土壤肥力,农户就可以少施氮肥、磷肥,从而减少化肥过量使用引起的许多负效应,如土壤污染、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
这意味着,土壤得到了保护和修复。
云岭农科小院通过推广食用菌和蔬菜、花卉轮作这一新模式,将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推动农户减肥减药,从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保护滇池及其周边生态环境。(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