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中国菌草播撒希望

    发布时间:2025-02-06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郊外的卡布耶地区,一家食用菌培育工坊里的工人们正熟练地将菌草粉、米糠等原材料与水混合,制成培养基,再装袋压制成饱满的食用菌培养袋。
     
    这些菌袋,不仅是蘑菇生长的摇篮,更承载着改变卢旺达农业的绿色希望。它们源于一种来自中国的创新技术——菌草技术。
     
    这项由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在20世纪80年代发明的技术,用草替代木材作为栽培食药用菌培养基原料,不仅保护了森林资源,还为农民创造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径。不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朋友称它是来自中国的“幸福草”。
    福建农林大学国际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冬梅(右)在福建农林大学国际菌草苑向来自卢旺达的马文博(中)、梅迪介绍菌草品种“绿洲一号”芦竹的生长情况(2024年8月26日摄) 林善传/摄
     
    “菌草技术让我看到了未来”
    38岁的埃马纽埃尔·阿希马纳原本是糖厂的机械技师,每天的收入仅够勉强糊口。2008年,一次农业培训让他接触到菌草技术,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时,我每天的收入只有400卢旺达法郎(约0.4美元),几乎无法养家糊口。”阿希马纳回忆道。他在培训中学习了菌草种植和食用菌的培育技术,并敏锐地看到了商机。
     
    2016年,阿希马纳辞去机械技师的工作,用积攒的600万卢旺达法郎创立了自己的菌草公司——Biovita。他用菌草和棉籽壳生产菌袋,培育蘑菇,再将产品销往当地市场和超市。
     
    “每个菌袋成本仅几百卢旺达法郎,但种出的蘑菇能卖出几倍的价格。”阿希马纳说。凭借这项低成本、高收益的技术,他每月收入高达80万卢旺达法郎(约800美元),能够支付孩子的学费,改善了全家的生活条件。他说:“菌草技术让我看到了未来,改变了生活。”
     
    阿希马纳与邻里合作,组织培训课程,吸引了来自不同社区的农民前来学习。在他看来,这项技术不仅能让自己致富,更是一种改变社区面貌的工具。“现在,我的邻居们都开始种植菌草,我们的村庄变得更加繁荣。”
     
    阿希马纳的经验也逐渐在当地农民中间传开。许多农民通过培训,掌握了菌草技术,种植菌草、培育蘑菇,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一些农民通过成立合作社形式,扩大了生产规模,将产品销往其他城市,甚至出口到邻国。
     
    “以实际行动造福民众”
    卢旺达是菌草技术成功推广的典范。因为菌草技术的低成本、高效益,与卢旺达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目标高度契合,受到卢旺达政府高度重视。
     
    自2006年开始,中国农业专家深入卢旺达乡村,手把手教授农民菌草种植技术和食用菌栽培方法。“一开始,农民对菌草完全陌生,我们从零讲起。但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愿意尝试新事物。”中国农业专家陈晓斌回忆道。
     
    中国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迄今已扶持50多家生产食用菌菌袋的卢旺达企业和合作社,从事食用菌培育的当地农户超过4000户,产业链带动3万多人就业。
     
    卢旺达农业官员表示,菌草技术帮助很多卢旺达人摆脱贫困,缓解了许多家庭面临的营养不良问题。
     
    2013年,卢旺达青年莱昂尼达斯·穆希米伊马纳前往中国学习菌草技术。学成归来后,他在基加利创办了一家食用菌培育工坊,目前有10名全职雇员,旺季还要招聘几十名临时工。工坊每月最多可生产约3万个菌袋,每周能收获600公斤鲜菇,产品不仅供应本国市场,还出口到乌干达和刚果(金)等国家。
     
    卢旺达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菌草产业的发展。政府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通过贷款、补贴等形式,帮助农民实现技术转型。
     
    卢旺达农业委员会卢比里齐站的站长阿格尼斯·艾因卡米耶,曾担任首任卢旺达菌草技术项目协调员。2007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她加入了菌草技术项目。她回忆说:“在卢旺达,蘑菇通常是在山中采摘,我们从未尝试过人工种植,这是全新的体验。”
     
    在与中国专家的合作中,艾因卡米耶不仅学会了蘑菇栽培技术,还开展了对当地农民的培训。“我们培训了很多人,特别是妇女合作社和青年团体,不仅教会他们技术,还为他们开辟了增收途径。”
     
    项目推进也遇到了一些挑战。艾因卡米耶说:“一开始,我们很难给偏远地区的农民供应蘑菇栽培袋,尤其是西部、北部省份,那里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蘑菇。”尽管如此,她和团队仍努力扩大项目影响力,让更多农民受益。
     
    随着菌草技术的推广,蘑菇种植逐渐在卢旺达农村变得普及,成为许多家庭的增收途径。“通过菌草技术,人们能够赚钱,这项技术变得非常受欢迎。”艾因卡米耶说。
     
    2024年8月初,在非洲地区菌草技术培训班举办期间,联合国官员和使团代表团专程赴卢旺达考察菌草技术和产业在非洲地区的发展。“我很高兴同其他联合国官员一起,亲眼见证菌草技术以实际行动造福民众。”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考特尼·拉特雷说,菌草技术具有“可负担”的突出优势,“对非洲大陆所有发展中国家很有价值、非常适用”。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国家战略和能力建设处处长阿姆松·西班达表示,菌草技术有助于实现消除贫困等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已成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的优先项目。
     
    这些国际组织人士的认可,不仅让卢旺达政府看到了菌草技术的巨大潜力,也吸引了其他国家的目光。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开始向卢旺达学习经验,希望将这项技术引入本国。
     
    “她是希望之物”
    菌草技术的核心理念是“以草代木”,利用特定草种替代木材作为培养基用于食用菌栽培。这些草本植物产量高、适应力强,甚至能够在贫瘠土地上生长,除了用于种植蘑菇,还能用作牲畜饲料、有机肥,甚至能防治水土流失,在沙漠化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菌草对资源的要求很低,却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林占熺说。从福建到宁夏,从荒漠到山地,菌草在中国的种植帮助当地农民摆脱贫困,也成为治沙利器。
     
    几十年来,林占熺教授一直致力于将这项技术推广到全球发展中国家。2001年,菌草技术首次走出国门,落地巴布亚新几内亚。此后,这项技术陆续推广至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这项技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民逐步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巴布亚新几内亚前内阁部长给女儿起名“菌草”。莱索托人民创作歌颂菌草的民歌:“有人说她是野草,有人说她是生命;请看这种植物,多么神奇的植物,她是食物,她是药物,她是希望之物……”
     
    摩尔多瓦“诺伊”通讯社记者谢尔盖·若鲁迪在报道中,这样描述菌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蓬勃发展的菌草产业作为交叉科研领域的前沿技术,有力帮助中国数百万人脱贫致富,为中国脱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
     
    巴布亚新几内亚《信使邮报》记者克劳迪娅·塔莉在报道中写道,菌草项目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小而美”的项目理念,打造了极具韧性的粮食生产周期,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为农民提供了维持生计、改善生活的充足资源。
    “天底下的老百姓都想把日子过好,这就是最深的共情。我们不去比拼援款多少,比的是更适用的技术,更好地满足百姓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需要。”林占熺说。
    2024年,林占熺带领团队再次踏上非洲土地,在卢旺达与当地农民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在埃及探讨菌草治理荒漠化的潜力。他感慨道:“看到菌草技术能够改变这么多人的生活,我感到很自豪。”
     
    在非洲大陆,菌草技术尤为重要。面对粮食安全与土地退化的双重挑战,菌草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农业解决方案。林占熺说:“通过种植菌草,农民不仅能够获得饲料,还能培育蘑菇增加收入,这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技术。”
    林占熺的团队还注意到,小小的菌草不仅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作用,也在社区合作中起到了桥梁作用。许多非洲农民通过参与菌草培训,形成了新的合作网络,从彼此的经验中学习,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进一步传播。随着更多农民掌握这一技术,菌草产业有望成为非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不仅“小而美”,更要“见效快、惠民生”。菌草技术在因地制宜推动发展的同时不断创新,从“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拓展到生态治理、饲料和肥料生产、生物质能源等领域,未来潜力依然巨大。
     
    未来,菌草技术的推广不仅要继续依托中国和卢旺达的成功经验,还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更深入的定制化改革。此外,政府和国际机构的支持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菌草技术的普及和产业化。
     
    菌草技术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农业技术,它所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利益,更蕴藏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性。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菌草技术为世界带来了希望,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重要成果。(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河北平泉:创新方式,确保食用菌产业参与各方利益

    河北平泉市推进食用菌种植基地规模化、多样化、园区化“...

    2025-04-10 11:45:31

    4月8日三大食用菌公司集体涨停

    4月8日,食用菌类上市公司集体涨停,其中雪榕生物涨19.96...

    2025-04-10 09:40:23

    江西安义县东阳镇:总投资1000万元食用菌项目加紧推进中

    近日,江西安义县东阳镇总投资1000万元、年产2500吨的食...

    2025-04-10 09:12:36

    团体标准《空气源热泵食用菌烘干机》编制完成,提升菌菇烘干品质

    团体标准《空气源热泵食用菌烘干机》编制完成,提升菌菇烘干品质

    近日,由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牵头,国网...

    2025-04-10 09:09:08

    河北平泉食用菌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03亿元

    近年来,河北省平泉市持续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形...

    2025-04-09 11:56:24

    贵州开阳县永温镇:注重技术投入和设施升级发展食用菌产业

    贵州开阳县永温镇:注重技术投入和设施升级发展食用菌产业

    近年来,贵州开阳县永温镇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抓好食...

    2025-04-09 11:16:2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

    近日,从天津科技大学获悉,由天津科技大学牵头、该校食...

    2025-04-09 10:02:30

    福建漳州1-2月出口蔬菜及食用菌3.3亿元

    1—2月,福建漳州出口蔬菜及食用菌3.3亿元,同比增长27.1...

    2025-04-09 10:00:19

    黑龙江亚布力林区食用菌产量稳定在1亿袋左右

    为更好地发展黑木耳产业,“十二五”时期,黑龙江亚布力...

    2025-04-08 13:35:31

    四川营山县双马村:食用菌基地迎来首茬平菇采摘

    四川营山县双马村:食用菌基地迎来首茬平菇采摘

    近日,四川营山县青山镇双马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平菇迎来第...

    2025-04-08 11:42:43

    福建寿宁清源:电商直播助“山珍”走出深山

    福建寿宁清源:电商直播助“山珍”走出深山

    近日,福建寿宁县清源镇阳尾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十分热...

    2025-04-10 11:00:51

    福建古田:银耳产量占全球85%以上

    福建古田:银耳产量占全球85%以上

    福建古田县是“中国食用菌之都”,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当...

    2025-04-10 10:16:41

    福建漳州1-2月出口蔬菜及食用菌3.3亿元

    1—2月,福建漳州出口蔬菜及食用菌3.3亿元,同比增长27.1...

    2025-04-09 10:00:19

    日产超2万棒!福建龙岩新罗区红坊镇菌菇供不应求

    日产超2万棒!福建龙岩新罗区红坊镇菌菇供不应求

    近日,位于红坊镇田心村的浚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出菇...

    2025-04-07 10:02:56

    福建古田:推进“古田猴头菇”地理标志产品申报

    作为福建古田已开发的38个食用菌品种的优势品种之一,猴...

    2025-04-02 13:31:19

    福建省植物新品种授权量超千件

    从2025年全国农业植物品种DUS测试和品种保护工作会上获悉...

    2025-04-02 10:57:08

    福建尤溪县:推广黑木耳种植面积约7800亩

    福建尤溪县:推广黑木耳种植面积约7800亩

    近年来,福建尤溪县依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和...

    2025-04-01 09:05:32

    福建尤溪聚力打造全国食用菌产业新高地

    福建尤溪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秘诀在于科技创新。尤溪...

    2025-03-25 13:33:06

    福建尤溪县:2024年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

    近年来,福建尤溪县重点推广以黑木耳、白银耳为主的“一...

    2025-03-24 09:39:10

    福建邵武:食用菌鲜品产量超10万吨

    作为我国最大的竹荪生产基地之一,福建邵武去年竹荪产量...

    2025-03-20 14:00:53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