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地柔软的黑木耳,菇肉肥厚的双孢菇,鲜嫩爽口的羊肚菌……目前,可实现人工栽培的食用菌超过80多种,在丰富市民“菜篮子”的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对蘑菇美食的追求。让大家不得不感叹此物只应人间有,但愿长做采菇人。享受之余,是否有人想过蘑菇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代?那时的蘑菇是否也像今天这样种类繁多,香鲜味美?带着这些问题,今天小编带你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追溯蘑菇的前生今生。

△曾经已知最早蘑菇化石 保存不佳
最早的蘑菇来自何方?
相关资料显示,已知的蘑菇化石均来自琥珀,共描述了5种蘑菇化石,其中最古老的是来自白垩纪中期(约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遗憾的是,保存状态不佳,仅保存了伞盖部分,伞菌目,科位置不定,伞盖直径2.2 mm。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黄迪颖、博士蔡晨阳等和新西兰、美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中外研究团队历时4年在辽宁、内蒙古和缅甸克钦邦北部的胡康河谷等地采集到20000多个琥珀标本中,发现了7块“特别的”琥珀化石!

△此次发现的蘑菇化石
据了解,这7枚琥珀化石中,有4枚是保存完好的蘑菇化石,另外3枚是虫子。这些蘑菇包含4个新类型,均属于伞菌纲伞菌目,它们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白垩纪蘑菇的多样性,提供了中生代伞菌多样性的直接证据,将蘑菇的历史又向前推进2500万年。
远古的蘑菇好吃吗?
过去的蘑菇跟现在长得一样吗?它们的味道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4枚蘑菇化石还有3枚虫子——巨须隐翅虫的化石中找寻答案。
据科研团队介绍,这些巨须隐翅虫都是“采菇大盗”,是严格以蘑菇为食的,为什么确定它们是吃蘑菇的呢?因为现代所有的巨须隐翅虫(约100种)都是严格以蘑菇为食的昆虫,并且不同的甲虫类型取食不同种类的蘑菇。

△巨须隐翅虫化石
这次发现的巨须隐翅虫的体型与现生类型极其相似,同时,它们拥有高度特化的口器,其下唇须末端膨大,呈斧状;下唇末端密布多种嗅觉感受器,很有可能是用于探寻蘑菇和感知蘑菇的新鲜程度;此外,它们的上颚内缘呈锯齿状,可以用来切割取食蘑菇。这也间接说明了1.25亿年前就有蘑菇了,而且种类不同。

△复原图
至于这些蘑菇到底好不好吃?起码对于这些巨须隐翅虫来说,应该是好吃的。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食用蘑菇的年代跟巨须隐翅虫来说还算比较短暂,当时吃的都是野生的,能够吃到野生蘑菇的可能都是贵族,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能够吃到蘑菇就算比较稀罕了。自1800多年前浙江庆元的吴三公发明了香菇砍花法,让香菇实现了人工种植,这才让更多的蘑菇从野生走向人工种植,成为现在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来源:内容首发于科学大院,中科院南古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