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在南宁举办的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资源利用与野外采集暨广西食用菌产业提升技术培训班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广西食用菌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出席会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李玉教授对广西这一成就大加点赞,认为广西的食用菌产业扎实稳步发,他在会上还给广西食用菌发展开出了一个新的“方子”:大力发展食药用菌。
李玉院士在会上发言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认识和利用食药用菌最早的国家,灵芝入药的历史有几千年之久,就中医辩证看,灵芝可入五脏,其进入人体后,催动人体‘心、肝、脾、肺、肾’五大脏器的循环代谢,构成了一个‘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的微妙小宇宙,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平衡整体。目前中国灵芝保健品有500多种,灵芝药品又100多种,如灵芝多糖就是医生常用来是对付肿瘤的‘一员大将’,主要用来抑制肿瘤、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期等,很多药用菌在医学界甚至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广西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是一个‘天然食用菌工厂’,更是发展食药用菌的好地方,尤其广西有230万亩的桑树,桑树资源占全国50%以上,而且野生桑树在广西各地均有分布,发展桑黄菌潜力巨大。”
记者在此次会议上采访了解到,2015年,中国中药协会药用菌物专业委员会在河南南阳成立,从此在中药范畴内除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外,新建了一类特殊的“菌物药”。据悉,沿用至今1500余年的中药“神曲”,经考证,从微生物角度看,实际上就是酵母菌制剂。而桑黄菌是当今菌药品种中新崛起的名贵药食用菌,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名贵珍稀药、食用真菌,桑黄又名桑耳、桑臣、胡孙眼等,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生物治癌疗效明显的真菌(姬松茸与其疗效相近),桑黄菌往往寄生于桑树的枯木之上,或者是老桑树上。 此外,桑黄可以用桑枝屑为主料,与其它营养物质按一定比例配合成培养料来生产。
据了解到,在韩国,桑黄的子实体一直作为名贵药材出售,其国际收购价格高达 2300美元/公斤。近年来,在安徽一带,桑黄甚至卖到了1斤1万元,可谓是“黄金”价格。此外,在日本桑黄药用也开始进入市场。尽管我国应用桑黄治病已经有 2000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中已提到,但明确提出的是在《本草纲目》),但其市场化发展较慢。近年研究发现桑黄菌有很好抗癌活性,所以需求量剧增,价格昂贵,市场供不应求,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李玉院士表示,广西发展食药用菌产业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优势。广西已经有很多发展得比较不错的食药用菌品种,比如近几年在日本迅速崛起的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因具有抗癌、增强身体免疫力效果,已被研发为姬松茸保健食品。目前广西利用甘蔗叶(渣)做培养基生产姬松茸,已经形成了标准化、工厂化、周年化生产的能力;近年来,广西灵芝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产量约占全国10%,目前广西已经有不少企业对灵芝进行深加工;有美颜“皇后”之誉的竹荪,目前在广西的种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广西的间套种技术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在竹园、甘蔗地、玉米地、桑园、柑橘园下、林下套种竹荪均已成功;茯苓是一味延年益寿之药,《神农本草经》记载,茯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魏晋、唐宋时期服食茯苓已很普遍。到了清代,茯苓被当做养生益寿要药,尤其是慈禧太后,不但自己食用,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有人对慈禧太后的长寿补益药方进行研究,发现使用率最高的一味药就是茯苓,在78%的方中皆有。如今,茯苓饼已成为北京的名特产,是馈赠老人亲友的佳品。广西有很好的种植茯苓的条件,在岑溪还有专门的茯苓菌种厂,这对茯苓产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会后,李玉院士寄语广西今后应结合休闲旅游、特色小镇、品牌创建、科技园区建设,做好“食药用菌+”产业,让食药用菌产业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更好“走出去”,全面释放食药用菌特色产业综合经济效益。
(《农家之友》记者谢青夏 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吴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