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聊城市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通过调整优化菌类结构,积极引导生产,强化生产管理,食用菌产业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2017年全市食用菌总产量约49.36万吨,总产值约16.14亿元。主要生产品种平菇、双孢菇、金针菇、鸡腿菇、秀珍菇,产量分别为31.8万吨、5.6万吨、3.6万吨、3.2万吨和1.2万吨,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聊城蔬菜产业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增长点。
一、聊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的西部,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是全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市内自然环境、物产配置和交通条件优越,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全市形成了以平菇、双孢菇、金针菇、鸡腿菇、灵芝为主导,草菇、黑木耳、姬菇、杏鲍菇、白灵菇、秀珍菇等多品种发展的格局。莘县双孢菇、东昌府区平菇、冠县灵芝、茌平金针菇已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市及所辖各县(市、区)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市”、“山东省食用菌生产先进市”、“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中国双孢菇之乡”等荣誉称号。其中“莘县蘑菇”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莘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认定为“全国优秀生产基地县”。冠县广义灵芝养殖专业合作社申请的“冠县灵芝”已成功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1、食用菌主产县的主栽品种及生产模式
东昌府区食用菌年产21万吨,以生产平菇、双孢菇为主,采用半地下式(菌袋)栽培生产模式;莘县食用菌年产12.5万吨,以生产双孢菇、草菇为主,双孢菇采用周年化生产控温菇房模式,草菇采用日光温室地栽模式;茌平食用菌年产12.2万吨,以生产金针菇、平菇为主,以简易的菇房采用“企业+农户”生产模式为主;冠县以灵芝生产为主,年产灵芝8000吨,采用灵芝-平菇轮作模式。
2、食用菌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近年食用菌市场向好,利润可观,农户为了经济效益,大力利用木屑、农作物秸秆等发展食用菌产业。由于生产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全市涌现出一批专业村和生产基地。如:莘县富邦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莘县朝城双孢菇栽培标准园、莘县裕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茌平县金铭食用菌养殖专业合作社金针菇种植基地、马庄食用菌基地等。全市生产基地数量达到44个,总产量259600吨,产值81400万元。
3、食用菌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聊城市食用菌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积极推行“公司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经统计,聊城市有49家大型食用菌加工企业,总年产值7.3亿元,商标总数量22个。其中龙头企业数5家,深加工企业数6家,食用菌深加工产业链条进一步加深。茌平县恒源食品有限公司、莘县冬盛食品有限公司、聊城大山合菌物有限公司分别获得省优秀龙头企业及市级龙头企业。
二、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加大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力度,促进菇农增收
近年来,聊城市非常重视食用菌生产的技术培训工作,通过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举办食用菌技术培训班、召开种植能手座谈会、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去年以来,聊城市先后举办了“山东省蔬菜、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班”、“灵芝栽培技术培训会议”、“草菇栽培技术培训会议”、“平菇-毛木耳轮作栽培技术现场会”、“草菇重茬栽培技术培训会”等一系列培训班,培训技术员、菇农800余人次。先后邀请李玉院士、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金霞研究员、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宋金娣研究员、省农业专家顾问团食用菌分团团长蔡德华教授等知名专家来聊城市指导技术生产。通过技术培训,我们强化健全了食用菌生产技术队伍,使技术员能及时掌握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及发展新动态,保障了食用菌生产,促进了菇农增收。
2、推广多种新型栽培模式,增加菇农收益
一是平菇-毛木耳轮作。去年夏天,我们利用平菇大棚夏季休闲期栽培一季毛木耳,试验取得成功。平菇-毛木耳与传统平菇-玉米或平菇-蔬菜轮作模式相比,菇农的效益更高,同时,不用再担心菇贱伤农,获得了“双保险”。平菇-毛木耳轮作技术经查证国内并无报道,属于首创。为推广这一技术,我们与市电视台乡村栏目共同录制了闫寺万昌合作社平菇—毛木耳轮作的高效栽培模式专题片,节目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推广日光温室菌菜轮作。在莘县俎店镇开展了利用夏季日光温室闲置期“一步法”栽培草菇的试验,获得了成功。食用菌和蔬菜属于不同生物,菌菜轮作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共生互利关系。这种模式首先是最大限度的挖掘了冬暖式大棚的潜力,其次是草菇生长周期短,见效快,除采摘草菇费工外,其他管理非常简单,便于操作。同时,这种模式可以改良蔬菜大棚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草菇收获后,菌渣遗留在棚内,既培肥了地力,还能减少根结线虫这一蔬菜顽固性病害的发生。这种栽培模式被国家体系草菇岗位专家谢宝贵老师称为“莘县模式”。从当年行情看,棚均增收2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推广了鸡腿菇—草菇—黄瓜周年轮作栽培模式。该模式中所用棚体简单,投资少,技术简单,每亩经济效益达 6—8万元。在莘县推广面积1000余亩,效益可观。
3、推广“大料场小菇房”模式,促进规模化生产
“大料场小菇房”模式即由专业公司采用现代工厂化手段生产和培育栽培高质量的基料或菌棒,栽培户购买发酵料,主要负责出菇管理单一关节,实现了工农业的深度融合和优势互补。近年来,聊城市努力促进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标准化生产,并集中投资建设了一批现代化食用菌栽培基地,集中发酵菌棒和制作菌棒,目前聊城市已有4家料场,生产能力达15万吨、4万棒,可满足1000户双孢菇2000户珍稀菇周年化,生产成本降低10%,总产销量提高20%。“大料场小菇房”模式实现了栽培基质从原料制作到成品出库标准化生产,提高了食用菌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
4、充分发挥本地特点,积极发展林下香菇
高温香菇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品种,在我国南方、东北、河北北部等夏季有少量种植,货缺价高。而莘县王奉、大王寨等马西贫困乡镇林业资源丰富,我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如伐木剩余树枝、果树更新、淘汰、修剪产生的杂枝、次树等,粉碎混合后作为原料发展香菇生产。利用奥瑞、富强、德瑞、同舟等几个大型菌包厂生产提供成熟菌棒
5、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发展光伏食用菌
一是吸引外资2.6亿元,建设占地1000亩的王庄集光伏食用菌产业园。依托莘县奥瑞蕈菌有限公司、莘县富强食用菌有限公司、莘县裕丰食用菌合作社等企业,通过招商方式,在王庄集光伏食用菌产业园内进行集约化、工厂化种植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等珍稀食用菌生产。目前,莘县观城镇、张鲁回族自治镇等光伏食用菌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中。二是冠县冠丰种业与青岛特锐德投资16亿元建设了占地3000亩的千座光伏食用菌大棚,三是在冠县店子乡建设灵芝文化产业园一处。
6、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建立科研示范推广基地
我们与农科院食用菌产业技术团队、大专院校紧密结合,在全市建立了多个科研示范推广基地,如东昌府区万昌食用菌合作社、高唐菇丰食用菌合作社、莘县德瑞菌业、莘县奥瑞菌业、莘县富邦菌业、冠县芝艺缘灵芝盆景艺术合作社、冠县冠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与这些覆盖面广、带动幅度大的企业或合作社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东昌府区万昌食用菌合作社、高唐菇丰食用菌合作社和冠县芝艺缘灵芝盆景艺术合作社被山东省农业厅评为山东省省级示范社。高唐菇丰食用菌合作社被山东省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报道;东昌府区万昌食用菌合作社被聊城电视台“乡村”栏目报道。
7、通过项目资金,扶持发展食用菌产业
聊城市冠县栽培灵芝历史悠久,灵芝也成为了冠县的优势特色产业,“冠县灵芝”被评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被中国科学院命名为“灵芝产业化生产基地”。近年来,聊城市为打造冠县灵芝这一品牌,通过菜果茶标准园项目资金、地方资金扶持建设集科普教育、品种培育、休闲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冠县灵芝文化产业园。目前灵芝文化产业园可年生产各类商品灵芝400吨,观赏盆景4万余株,破壁孢子粉10吨,菌粉20吨,灵芝酒10000瓶,灵芝醋2吨,工艺饰品20000件,可解决周边村庄150余人的就业岗位,实现年营业收入800万元,年均净利润500万元。
尽管聊城市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把食用菌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明确思路,强化措施,进一步推动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作单位:聊城市农业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