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河南:清丰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 探索出特色产业富民强县之路

    发布时间:2018-09-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清丰县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辖6镇11乡,503个行政村,总人口70万人,总面积8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万亩,是全国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中国白灵菇之乡、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
    一、清丰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
    (一)适宜的气候环境
        清丰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3.4℃(7月份平均气温27.1℃,1月份平均气温-2.2℃),年均降水量700毫米,其中70%以上集中在6至9月份。适宜的气候环境,利于各种不同菇类的生长,保证了一年四季有菇,丰富了菌产品市场。
    (二)丰富的农业资源
        清丰属黄淮海平原农业大县,粮食种植面积113.3万亩,各类秸秆皮壳85.7万吨;全县家畜存量,猪48万头,鸡2500多万只,羊12万万只,年产畜牧粪便40万吨;林地面积30万亩和家具企业118家,林木和板材、枝丫、下脚料18万吨。丰富的原辅材料为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支撑。
    (三)充裕的劳力基础
        食用菌是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接种、制袋、栽培管理到采收加工等生产的各个环节,基本上是人工操作,而且劳动强度不大,比较适合妇女老人。食用菌栽培又在农业生产淡季,男、女半劳动力都可以动手,有利于增加就业率,帮助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
    (四)较好的技术支撑
        清丰县种植食用菌历史较长,菇农有较高的传统种植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中科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5家知名科研院所建立技术依托关系,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0余名,农民技术员600余名。
    (五)初步的市场体系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每年组织参加全国性食用菌产品交易交流会,利用中国中部食用菌信息网、食用菌商务网等知名网站宣传推介产品,在北京、郑州、石家庄等大中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初步形成了一定的销售网络。
    二、清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成效
    (一)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截止目前,全县17个乡镇建设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70个,建设大棚1.2万座,示范推广平菇、双孢菇、鸡腿菇、香菇、白背黑木耳、大球盖菇、鸡枞菌等品种10多个,多菇类并重,差异化发展;先后培育龙丰实业、业丰实业、瑞丰农业、科丰生物、新丰生物、和丰农业等“丰”字头工厂化生产企业12家,工厂生产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蟹味菇、白玉菇等品种5个,工厂化生产企业总数占全省的1/4。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1500万平方米,年产菇20万吨,综合产值15亿元,食用菌种植向集约化、规模化、周年化、标准化方向持续发展,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
    (二)种植品种向珍稀化转变
        先后从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菌种实验中心、河南省农科院、日本长野县延德金针菇培养中心、福建九湖食用菌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引进示范与推广了白灵菇、杏鲍菇、金针菇、海鲜菇、蟹味菇、白玉菇、平菇、双孢菇、鸡腿菇、香菇、草菇、木耳、鸡枞菌等新品种18个,使我县食用菌品种由单一平菇为主向以杏鲍菇、金针菇、海鲜菇、蟹味菇、白玉菇、鸡枞菌等珍稀菌为主的多品种格局转变,珍稀食用菌成为我县食用菌栽培主流。
    (三)种植模式多样化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与总结,我县食用菌种植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主要有工厂化周年生产、仿野生栽培、冷房反季节种植、日光温室种植、层架式立体种植、简易拱棚种植、林下小拱棚种植等7种栽培模式,按不同出菇方式又有工厂化瓶栽出菇、工厂化袋栽出菇、立体墙式出菇、立体吊袋出菇、层架式床式出菇、层架式袋式出菇、温室码袋出菇、林下排场出菇、林下地埋出菇等9种,各企业基地结合自己的生产实际各具特色。特别是工厂化周年生产模式,采用现代冷房技术,配套安装自动化智能生产设备,仿野生栽培,实现了无季节限制的全年生产,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四)技术创新不断加强
        先后研发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工厂化生产技术、液体菌种生产技术、仿野生栽培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层架式立体栽培技术、林菌间作技术、工厂化废料再利用技术、食用菌保健酒生产技术等新技术15项,制定省级技术标准1项,县级地方标准4项,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的得到转化利用,使食用菌生产工艺更加精准、生产效率更加快捷、标准化生产程度进一步提高。食用菌龙头企业中云集了大量的技术能手,他们积极创新,积极钻研,不断探索符合清丰实际的新技术,抢占了市场的制高点。
    (五)食用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先后培育“清丰白灵菇”、“濮丰”、“林中鲜”、“龙都”、“幸福365”、“菇雨”、“三农科丰”、“顿丘菇娘”等品牌15个。“清丰白灵菇”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林中鲜”杏鲍菇、“三农科丰”杏鲍菇、“恒立佳泰”香菇和双孢菇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研发出烘干品、盐渍品、清水类、即食类、调味品等品牌产品5大系列。清丰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称号。
    (六)产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以“公司/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实行“六统一”服务,推进了食用菌产业整体发展,大批量安置了农村闲置劳动力,大批量转化利用农林作物废弃下脚料,大批量生产了绿色保健食品。通过食用菌产业的整体推进,拉动了原辅材料收储加工、栽培瓶(袋)加工生产、机械设备制造、产品精深加工、保鲜冷藏、产品纸塑包装、冷链物流运输、菇菌文化餐饮、网络信息服务、电商专营、银行信贷等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联产业发展,有效推进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拓展了产业增值链,发展了新兴业态。
    三、清丰县食用菌发展措施
    (一)领导重视,着力培育特色产业
        历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连续8年制定出台了食用菌产业化开发实施意见及产业扶持政策,把食用菌产业化开发纳入年度全县经济社会工作目标,重点督导,年终考核。2016年以来,全省首家创新实施了“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制定出台《清丰县关于推进“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的实施方案》(清文〔2017〕111号)和《清丰县2018年“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实施办法》(清办〔2018〕4号),按照“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思路,整合各方资源,聚集生产要素,创新运行机制,出台激励政策,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在县食用菌办公室原5名编制的基础上,新引进高学历人才4名,9名专业技术人才,全部大学本科学历,其中副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2名、研究生1名,技术力量强劲。同时聘请省内外食用菌知名专家10名,组建成立清丰县食用菌专家服务团,全力服务产业发展。强化企业菌种生产技术人员和检验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连续两年组织龙丰实业、业丰实业、平原食品、华丰生物、瑞丰生物等6家企业参加省农业厅资质培训,取得菌种生产资质22人,菌种检验资质13人,确保了菌种生产质量,从源头上抓好了防范防控。
    (二)龙头带动,发展壮大产业规模
        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对龙丰实业、瑞丰农业、科丰菌业、新丰生物、华丰生物、兴建菌业、大汉食品、桃源建民等20多家龙头企业在资金、项目、人才、用地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千方百计促其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示范带动能力。引导企业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开展工厂化菌棒生产,按照“公司生产菌棒+农户生产管理+公司回收产品”的运作模式,帮助种植户规避前期投资风险,实现节本增效,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拉动,发展壮大产业规模
        采取在省内外大型农批市场设立商铺、设立超市专柜、社区便利店、百度营销、电子商务等方式,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宣传推介清丰食用菌产业和产品,畅通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拉动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壮大食用菌协会、营销协会、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等销售团队,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市场销售空间。大力宣传挖掘食用菌餐饮文化,积极倡导“一荤一素一菇”健康营养饮食理念,引导建立一批蘑菇酒楼、菇菌火锅等新兴餐饮模式,全力打造餐桌经济,拉动市场消费。
    (四)科技推动,提升产业生产水平
        大力实施“科技兴菌”战略,组建成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众创空间、产业技术联盟等科技服务载体7个,围绕新品种引进培育、新技术集成研发、新模式示范推广、关键技术攻关、技术培训等开展配套攻关,取得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知识产权200余项,引进研发与推广新品种18个、新模式7种、新技术15项。特别是示范推广了林菌间作技术,起到了“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生态效应,有效的解决了林地资源闲置和菌地矛盾,促进了生态循环经济发展。
    (五)服务驱动,推进产业持续发展
        聘请省内外食用菌知名专家为技术顾问,整合本县技术人才资源,组建成立食用菌专家服务团,针对各乡镇示范基地建设、经营模式、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标准化生产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题技术培训,把课堂办到蘑菇棚、生产一线,为每个园区或基地培训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每个种植户家庭一个技术上的“明白人”。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与科研院所联姻、开展信息交流与协作,信息互通,聚力发展。利用电商平台、清丰网、百度、中国中部食用菌信息网等网站媒体,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宣传推介清丰食用菌产业。协调农行、信用社、商业保险等金融保险部门提供灵活多样的信贷保险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河北青龙:板栗枝“变身”食用菌菌棒 有效循环利用

    河北青龙:板栗枝“变身”食用菌菌棒 有效循环利用

    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依托百万亩板栗产业优势,创新构建从...

    2025-03-14 11:20:25

    农发行湖北大悟县支行获批2亿元贷款支持食用菌产业项目

    近日,农发行湖北大悟县支行获批2亿元农业科技与装备贷款...

    2025-03-14 10:49:28

    辽宁岫岩县:食用菌年种植量3亿袋

    近年来,辽宁岫岩县通过抓基地、办园区、促流通、兴科研...

    2025-03-14 09:42:26

    庐江县惠农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3月12日,高企认定官网披露对安徽省认定机构2024年认定报...

    2025-03-14 09:05:59

    福建古田:加速推进中国食用菌之都现代产业园建设

    福建古田:加速推进中国食用菌之都现代产业园建设

    近日,福建古田县大吉片区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中国食用菌...

    2025-03-13 13:34:37

    山海携手,食用菌产业有了“新”动力

    山海携手,食用菌产业有了“新”动力

    近日,位于贵州大方县经济开发区的毕节市农投菌业科技有...

    2025-03-13 11:10:50

    全国人大代表崔丽枝建议:推广食用菌智慧种植方舱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崔丽枝建议:推广食用菌智慧种植方舱模式

    在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大背景下,食用菌市场需求日益...

    2025-03-13 10:40:39

    甘肃清水县:今年计划全年食用菌种植规模突破3000万棒

    2024年,甘肃清水县以创建省级食用菌现代产业园为牵引,...

    2025-03-13 10:39:17

    江西武宁县:食用菌年产值达1亿元

    江西武宁县:食用菌年产值达1亿元

    近年来,江西武宁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

    2025-03-13 09:57:31

    北京食用菌专家赴甘肃武威开展调研与技术服务

    北京食用菌专家赴甘肃武威开展调研与技术服务

    近年来,甘肃省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多地将食用菌产业列...

    2025-03-12 11:26:24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