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食用菌年产量已达3600万吨,在全球总产量中占到七成以上。在过去的40年里,我国食用菌产业从小到大逐步成长,1978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只有不到6万吨,而目前年产量已达3600万吨,增长了600倍。这其中,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作为中国建制最早的食用菌专业研究所,在食用菌纯菌种制备、杂交育种理论及技术开发、野生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开发,以及代料栽培理论和技术研发、工厂化生产等方面,均作出了里程碑式贡献。
围绕科技和产业这两大关键,上海食用菌研究所先后斩获了一系列重量级科技创新大奖和专利,在国内首屈一指。截至目前,这家不到百人的上海研究所,已经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奖55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300项,获得授权专利108件(其中发明专利87件)。
来源:视觉中国
扭转对国外菌种依赖
优质高效香菇新品种,双孢蘑菇育种新技术,云南松茸促繁和保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针菇选育和栽培,天然活性多糖质效控制关键技术......每一项科研成果的背后,都有对依赖国外菌种局面的一次扭转,都是中国食用菌自主创新发展的一次进步。
草菇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广受欢迎。我国是历史上最早人工栽培的国家,进入工厂化生产时代,却远远落后了。究其原因,草菇适合高温栽培,但是不能低温冷藏。在低温环境下,它会自溶,变成一滩水。
(图片来源网络)
上海市农科院连续多年攻关“低温型草菇菌株的选育及应用”,对我国草菇栽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建立了草菇V23原生质复合诱变育种技术,培育出低温型草菇菌株VH3。同时,针对草菇生物学转化效率低的限制因素,研制出两款草菇栽培培养料添加剂进,使草菇产量可提高10%-20%,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灵芝是我国最重要的药用真菌,年产值已达百亿。但因菌种混乱、无加工专用品种等瓶颈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灵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十五年的攻关,上海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栽培灵芝种质资源信息库,首先研发出灵芝菌株种属的分子生物学特异性鉴定方法,育成了孢子粉高产、多糖或三萜含量高的灵芝优质新品种 “沪农灵芝1号”“仙芝1号”等,并通过独创的“三统一”的推广方案,在我国灵芝主产区推广新品种72000余亩,产值累计达56亿元。
助力脱贫“声名远扬”
除了科技内蕴深厚,上海小菌菇们的社会影响力同样惊人。
在崇明,一种能高效消化秸秆又能丰产增收的“大球盖菇”产业模式,正在声名远播。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科研骨干陈辉和他的团队经过三年多探索,通过技术突破,形成了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的技术,既解决了大球盖菇商品性难题,又把秸秆变成了有机肥。这种原本无人问津的上海本地大球盖菇,被“尊称”为赤松茸、松茸菇,1到3月最低市场价格每公斤超过20元。
走出上海,在中西部,在边疆,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的地方,上海食用菌四处“开花结果”。在西藏亚东县,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科技和产业双轮驱动,探索出亚东生态扶贫模式,帮助亚东黑木耳特色传统产业对接上现代食用菌工厂化模式,助力当地脱贫致富。
在新疆,李传华副研究员团队从2014年开始与喀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开展“巴楚蘑菇半人工驯化及栽培技术开发”研究,完成了巴楚蘑菇半人工驯化栽培技术,配合喀什地区农技推广中心完成巴楚蘑菇保育基地建设等,促进了当地巴楚蘑菇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