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寒地冻,气温低至零下5摄氏度,河南武陟县西陶镇张武村泰丰食用菌种植产业扶贫基地的
白灵菇大棚里却暖意融融。一排排菌包摆放得整整齐齐,白灵菇从中“钻”出来,几名工人忙着将已经成熟的白灵菇采摘下来,放到一旁的筐子里。
“我今年63岁了,没想到在家门口还能找到稳定工作,一个月能赚1500元钱。”张武村贫困户原存祥一边采摘着白灵菇,一边跟记者聊了起来。
原存祥一家3口人,他的儿子患有强直性脊椎炎,不能干重活,小孙子上学花销大,一家人仅靠几亩薄地维持生计,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村两委干部和扶贫干部不断到原存祥家里,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
“国家的扶贫政策好,但是咱不能坐等靠,要想致富还得自己加劲儿干。”原存祥说。为了给孙子树立好榜样,位于村西头的泰丰食用菌种植产业扶贫基地建成后,原存祥主动申请到基地务工。现在,他成了基地的长期工,负责看护基地的食用菌大棚,并干一些采摘的工作。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西陶镇地处黄沁河之滨,下辖22个行政村,有2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西陶镇党委、镇政府科学谋划,因地制宜,结合产业扶持政策,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扶持河南武怀食品有限公司和河南康康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在张武村建立了泰丰食用菌种植产业扶贫基地,一期已经建成9座香菇大棚和11座白灵菇大棚。该扶贫基地采取入股分红、基地就业、庭院种植、技术培训、科研培训、电商培训等模式,吸引贫困户参与其中,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实现稳定脱贫。
56岁的西陶镇小南张村贫困户李胜利做了大半辈子农民,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当上“股民”。
泰丰食用菌种植产业扶贫基地结合该镇实际,针对那些没有“造血”能力的贫困户家庭,将专项产业扶贫资金作为贫困户的股份入股,基地每年拿出不低于股份10%的资金作为分红。在日前举行的分红仪式上,李胜利高兴地领到了1000元现金分红。
“俺家有个常年卧床的病人需要照顾,眼看着人家都去基地干活了,我也着急啊!”回忆起一年多前的场景,张武村贫困户丁巧翠非常感慨。扶贫干部了解到丁巧翠想参与种植食用菌的愿望后,立即和泰丰食用菌种植产业扶贫基地协商解决办法。让丁巧翠没想到的是,扶贫基地的工作人员帮助她在自家庭院和菜地里建起了简易的食用菌菇大棚,并为其提供菌棒,全程跟踪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并承诺高价回购。
看着自家大棚里长势喜人的白灵菇,丁巧翠笑着说:“俺家种这些白灵菇没啥大投资,还有送上门的技术,成熟后不用愁销路,预计这一年能净赚5000多元钱。”
目前,泰丰食用菌种植产业扶贫基地与西陶镇12户因在家照顾重病家庭成员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全部达成了种植意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泰丰食用菌种植产业扶贫基地连续组织了4期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班,培训贫困人员100余人次。
如今,泰丰食用菌种植产业扶贫基地成功突破了羊肚菌人工栽培的技术攻关。这种食用菌市场销售紧俏,今年3月试种成熟进入市场销售后,将为贫困户带来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