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小双孢菇增收能量大
天刚蒙蒙亮,黄志就早早起床,拿着手电筒,在22个双孢菇大棚里来回走动查看。 “菇子正在出产期,控温、通风、喷水,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
在安徽颍上县黄坝乡宏农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笔者见到刚“查岗”回来的合作社负责人黄志,才聊了一会儿,他又忙碌起来,带着工人将新鲜采摘的240筐双孢菇送往销售市场。 “这些鲜菇一斤 3块钱,有多少卖多少,市场行情这么好,再辛苦我都高兴。 ”黄志说。
10年前,黄志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外出打工,跟着矿山建筑队去过天南地北,日子久了不禁心生乏味,“干这一行,看不到前途在哪里。 ”
一个偶然的机会,黄志了解到家乡一位姑父种植大棚双孢菇,收入可观,效益不错,让黄志萌生出一个想法,“不如我也试着干,如果做成功了,以后就不用到处打工了。 ”
回到家乡后,黄志到河南、山东和本省的临泉、淮南等双孢菇种植基地考察。 2018年4月,黄志发动亲朋好友一起开办合作社,一期投入400万元,流转128亩地,其中,22个双孢菇大棚占地22亩,当年9月建成后投用。
有了种植大棚,接下来就考虑如何培育。由于前期有学习基础,种植没遇到太多难题。买余料、高温杀菌、铺设培养基后,再购买菌种进棚,大约20天左右,待菌丝进入培养料,经过一系列控温、喷水过程,两个半月后,黄志的第一批双鲍菇陆续上市。
“现在,只出了四分之一的菇,量很小,但每天都供不应求。 ”黄志说,因为现在产量少,只能拉到附近鲁口镇一带销售,待所有大棚双孢菇都能出产后,直接从基地发往福建、河南等地市场,预计今年5月就能收回成本。
合作社用工量大,虽然开张不久,但带动了周边不少村民就业,高峰时用工量达150余人,闲暇时一天也要用工70人。今年46岁的马西玲是黄坝乡贾岗村村民,因为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直没外出打工,靠在家种地维持一家人的开支。合作社建成后,她开始到这里上班。马西玲告诉记者,“离家近不说,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一个月能挣1000多块钱。 ”
黄志告诉笔者,待明年扩大规模后,将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大家一起依靠种植食用菌增收致富。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