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用菌行业有个怪现象:大公司、大基地赚钱困难,散户和小公司却相对好赚钱。这明显和其它行业不同。
按常理来讲大公司、大基地规模宏大、资金雄厚,拥有现代化的厂房、高大上的设备、先进的技术、专业的团队等等,而相比之下散户和小公司显得格格不入,看似毫无任何优势可言。
在其它行业往往是规模越大综合实力越强,盈利能力越强。然而这个规律在菌业似乎并不成立。现实的情况是小米加步枪的散户、小公司却赢过了大公司、大基地。
菌业大公司、大基地为何赚钱难?
一、资金投入大,回收周期长。大型菌企建设有现代化的办公楼、厂房、净化车间、养菌室、检测中心等基础设施,购置有大型流水线设备、灭菌炉、数控装袋机、注水机等生产设备,配套有冷风机、水帘、暖风机等温控设施;还拥有整套的选菇、加工、烘干、包装等机械;另外还有运输车、冷藏车等固定资产。所有这些投入都远远大于散户和小基地。
二、运营成本高,成本没优势。散户和小基地租赁一片土地,搭建几个大棚,聘请几个技术员,购买一些简易设备就可以开张了。而大型菌企从建厂开始要经过层层规划、审批,除了固定资产投资,还产生大量的管理、运营、财务等费用,还有税收和各项税费。折合起来平均到每个菌棒和产品的成本远远高于散户和小基地。同等的条件下因成本过高,投入市场后价格方面没有多大优势,很难和散户、小基地竞争。
三、机制不灵活,船大难调头。一般情况下公司越大流程和规章制度就越多,这本来是好事,但同时束缚和制约也就更多了。比如生产中出现了问题,散户、小基地能快速响应,到基地转一圈就地研究对策、分析原因,就把问题给解决了。而大企业则不然,出现问题要调研、要讨论、要开会、要研究、要决策等等,有时部门和上下游工序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也是常有的事,等处理办法形成可能已经贻误了最佳的解决问题时机。这样的事情体现在很多方面。再比如生产规模定多大?设备该如何选择?包装该怎么设计?工资该怎么设定?当家的人多了,有时反而无所适从。再者这么多设备、资金已经投入,不像散户一样说不想干就能撂挑子的。
四、经营风险大,不敢出差错。食用菌是集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为一体的行业。宏观经济形势、气候因素、市场行情、技术因素、管理水平等都会影响到菌棒的成活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对于散户、小基地而言,即便出点问题造成的损失是有限的,而大型菌企不出问题则以,一旦出现问题造成的损失可能是致命的。所以经营风险很大,轻易不敢出现差错和闪失。
五、离开补贴,一些菌企寸步难行。众所周知在扶贫攻坚的特殊背景下,很多地方为扶植产业都盯上了具有短、平、快特点的食用菌。这些年全国很多地方,无论有没有基础和优势,都在热火朝天的发展菌业。为了短期内可见效果,补贴这种方式无疑是立竿见影。这也就是这些年一些菌企拔地而起的原因之所在。可以说,有些菌企就是奔着补贴来的,根本无心搞实事,若离开补贴生存就有问题,更别提发展了。若真把补贴的资金用到研发上、创新上、生产上就好了。只可惜补贴这里面水太深,门道太多。
六、急功近利,缺乏工匠精神,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食用菌产品的特殊性,散户、小基地种出来的食用菌产品可能胜过大型菌企。而现在不仅是菌企,很多行业都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短期行为很普遍,缺乏应有的工匠精神和职业操守,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没有特色、没有亮点,都是模式化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七、想干事的人没有机会,有机会干事的人不干事。现在菌业有个矛盾的事,想真正去搞个新品种研发、新产品培育,却得不到扶持,自己去搞没有资源支持,力量也很有限,所以想法再好,志向再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反而是有些有资源、有优势的一些人却无心去认真做事。
八、进退两难,不赚钱也得撑下去!菌业大公司、大基地难赚钱,既然没有赢利点,但却在死撑着,为何?其实这中间有很多的苦衷和无奈。既然是企业就不能像散户那样随意,说不干就拍屁股散伙了。首先大型菌企一般都是多元化发展,涉菌业务只是其中一部分,菌业这块业务失利了,还有集团其它业务做支撑。再者有些企业是当地树立的一面形象或旗帜,也就是为了迎合扶贫的主题而设立的,因而即便不赚钱,也得继续干。其次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所雇佣的员工、技术员等不像散户那样说开就可以开了。另外有些公司有其它的门路,这点只可意会。
九、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供大于求。其实说了这么多原因,有一条至关重要的,这些年食用菌跟风发展严重,而短期内需求有限,产品供大于求,造成盈利能力减弱。无论什么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而现实情况却是不少地方只要成绩,不顾后果,发展食用菌只重短期利益,只看重产量和规模,没有品牌、集约化发展的前瞻意识,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说到这里,很多散户、小基地的可能会沾沾自喜,觉得大公司无非如此。
伴随着科技进步,有不少食用菌品种如金针菇、杏鲍菇等已经实现了工厂化,这些大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是白热化,日子并不好过。倒闭、兼并、重组的事件不断上演。
限于现实条件和自身特殊性,香菇、平菇这些暂时不能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如果有朝一日被攻克了,还有散户、小基地的天下吗?现在集中化制棒、分散化生产等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主流。因而难赚钱不代表没实力!未来食用菌生产还是要依托科技、走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之路。现在很多散户、小基地只重产量,不重品质,这思想要不得!
食用菌长远来讲是个朝阳产业,但当前任由规模盲目无序扩张,最终损害的还是整个行业。对于散户、小基地现在来说要做的,就是练好基本功,务实做事,种出好品质菇来,实实在在挣点钱才是硬道理。另外各地在发展产业的时候,不能盲目选择食用菌,挤占独木桥。
正视问题,理性发展,才能把食用菌真正做成实实在在的大健康产业,富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