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阜平县是太行深山区、革命老区,是河北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到阜平县考察调研,看望贫困群众,作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的重要指示。阜平县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把食用菌产业作为6大富民产业之首强力推动。近5年时间,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覆盖140个行政村,建成规模园区102个,建设标准化棚室4610栋,年产值达5亿元,直接带动增收2.5亿元,覆盖群众1.5万户。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4.37%下降到2019年的0.45%。
一、立足比较优势,选定食用菌作为主导产业
按照扶贫产业“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原则,在中国农科院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调查的基础上,综合阜平气候、环境、林木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因素,选择食用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一是冷凉的气候条件适合菌类生长。阜平县是全山区县,独特的山地气候适合食用菌四季栽培。二是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合产出优质的菌产品。阜平县山青水秀、空气优良,土壤没有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适合生产绿色有机产品。三是丰富的木料资源,保证部分原料需求。全县将近40万亩林果,每年修剪更新产生大量林木废弃资源,可用来制作菌棒原料。四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带动贫困户脱贫。食用菌产业可广泛吸纳贫困群众参与包棚、制棒、采菇、分拣、运输等各环节就业,实现短期见效、群众致富。
二、创新模式机制,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规划“一核四带、百园覆盖”的发展格局。构建“政府+企业+科研+金融+园区+农户”的六位一体发展模式,实现“企业干两端,群众干中间,科技打头阵,保险担风险,金融做支撑,政府当靠山”的最优协作分工。按照“统一建棚、统一品种、统一制棒、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栽培管理”的六统一分模式来组织生产管理,实现从设施、技术到产品销售和品牌使用的规范统一;同时包棚到户,收入与管理水平直接挂钩,激发包棚群众积极性。
二是统筹各类要素聚集。强化财政资金、金融保险和科技服务支撑。对棚室建设、园区水电路配套、生产加工冷藏等设施,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包棚租金、菌棒购置等方面给予补贴。投入3亿元成立惠农担保公司,与7家银行合作,共发放金融扶贫贷款5.8亿元。与人保财险公司联办共保,在全国首创成本损失险,每个菌棒政府补贴保费60%,累计保险理赔5000多万元,兜住生产经营风险。10名知名专家组成的县级专家组、30名企业技术员、150名基层技术员构建三级服务体系,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成立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和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选育推广适合本地的食用菌菌种和技术模式。
三是党委政府大力推动。坚持县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每周召开产业发展例会,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流转土地、带头承包大棚、带头学习技术,带动贫困群众从“揣着手等”到“甩开手干”。
三、强化带贫益贫,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一是强化企业带动,让企业优先保障贫困群众的收益。对食用菌龙头企业给予土地、资金、设备等全方位支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影响,今年疫情期间又新建2家现代化菌棒厂和1家冰鲜冷链基地。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菌棒销售、鲜菇收购等方面让利于群众,保障包棚群众棒均3元、棚均3-5万元纯收入。
二是产业经营就业优先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倾斜。食用菌大棚优先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承包,企业招工优先录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包棚和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8620户,户均年增收1.6万元。
三是资金整合优先支持食用菌产业,提取资产收益金全部用于扶贫岗位补贴。2018年以来,整合资金3亿元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提取资产收益金4000万元,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采取岗位补贴,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采用直补发放,户均增收2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