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城县:延伸食用菌亿元级产业链 建设6个企业品牌
发布时间:2020-11-2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11月20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杨梅乡姬官营村菌种场内菌棚一字排开,菌棒原材料堆积如山,高压灭菌锅、自动装袋机、自动拌料系统正常运行,菌棒被运往各大生产基地。
过去,姬官营村村民以种植玉米、洋芋为主,收入不高。水城县菌种场入驻姬官营村后,不少村民将土地入股菌种场,有了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日子宽裕多了。
水城县冷链物流中心气调保鲜库,工人们正忙着将一箱箱打包好的黑皮鸡枞菌装上冷库车。这些食用菌中相当一部分就产自姬官营村,很快就会被运往贵阳、广州、深圳等地农贸市场销售。
如今,水城县已建成集菌种菌棒生产、冷链物流、有机肥等项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出菇基地覆盖21个乡镇、38个点、5084个大棚,并配套建设泡沫塑料框厂、水城县食用菌技能培训学校等,实现全产业链闭合循环发展。
这些年来,搭上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列车”后,按照省委、省政府“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和“做优做强大宗食用菌、做特做精特色珍稀食用菌”的思路,对标产业革命“八要素”和“六个转变”要求,六盘水市食用菌产业逐渐走出一条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品牌发展之路。全市确立了六盘水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六盘水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2020年发展1.5亿棒、2021年3亿棒、2022年5亿棒的目标。
在统一使用“黔菇”、“黔菌”省级公共品牌的同时,六盘水市拟注册“凉都好菇粮”、“凉都好菌”、“凉都好菇凉”等六盘水市级区域品牌,目前,共有食用菌企业品牌6个。
六盘水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深化“三变”改革,推动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三者利益均衡、协调发展。强化产销对接机制,推动食用菌产业“产品”变“商品”,促进食用菌增产、群众增收。此外,强化菌种保供,着力引进一批、筛选一批、选育一批食用菌优良品种,确保菌种供应;强化菌材保供,着力提高本地菌材供应能力,稳定市外菌材供应,发展替代菌材。全市在(拟)建主要菌材保供基地4个,强化菌企培育,再引进一批、引导转型一批、培育一批主体,做足产业支撑。
截至目前,六盘水市食用菌产业已带动6848人就业,其中,贫困群众1913人,种植规模1.5亿棒,累计产量3.68万吨,累计产值4.89亿元。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