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贺兰县科技局不断转变科技服务方式,围绕全县农业产业发展,以服务科技特派员企业为抓手,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结合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通过精准对接技术、项目、品种及引进专家团队等措施,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下足力气,初步实现了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
一是产学研合作成效明显。2018年以来,科技局通过持续支持欣荣和食用菌有限公司开展食用菌种植、赤松茸栽培技术研究,在赤松茸关键技术体系上实现突破,为菌菇大田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通过闽宁科技合作,聘请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研究所陈伟平教授在欣荣村组建菌种组培室开展菌种本土化繁育试验研究,目前,已成功引进赤松茸、食用菌新品种4个,进行母种筛选,繁育优质菌棒300万棒。
二是成果转化效果明显。为使筛选的菌种适应本地环境,2020年科技局通过项目实施打破传统单一的栽培模式,通过在新平园区发展设施葡萄与赤松茸复合高效栽培技术,目前,葡萄长势良好,赤松茸通过土壤的检测、温度、湿度的调控,陆续开始产出,初步实验成功。
三是生态效益明显。赤松茸的生长基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葡萄树叶片吸收;基质残料回归土壤后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直接还田,增加肥力,促进葡萄生产;实验模式有效解决了园区废弃菌棒及周边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为基地菌菇蔬菜有机循环找到了新的发展模式。
四是运营成本下降。通过本土化扩繁,同等条件下的设施温棚由原来的3510元成本降低至1120元,每一个菌棒由原来的6元降低成2元,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
下一步,通过设施葡萄与赤松茸复合高效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重点解决设施经济林带下土地利用率低、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等问题,带动整个新平园区发展设施温棚林下经济,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双赢目的。(来源:贺兰科技)